第三十八章 貝魯特海戰(下)(第2頁)

 同時埃及的主力艦隊,一共二十八艘主力艦,外加輔助船隻近百艘,旗艦已經穿破迷霧來到了戰場。

 只不過由於大霧的關係,埃及海軍的指揮出現了問題,沒有第一時間展開戰鬥隊形,而是直接奔著英國艦隊衝了過去。

 突然出現的龐大艦隊,讓英國人產生了混亂。艦長們紛紛向赫爾穆特請示,是否要脫離戰場。

 赫爾穆特中將也陷入了兩難的抉擇,此時埃及的軍艦數量不明,如果繼續作戰,極有可能會被包圍。

 但是就此逃跑,如果對方尾隨追殺,己方的損失也不會小,這樣做雖然能保全艦隊,但是自己的名聲和前途恐怕就全毀了,而且會影響英國海軍見敵必戰的聲譽。

 最主要的是現在英國艦隊戰局了t頭,但是逃跑之後就會成為t尾,而周圍的迷霧,讓赫爾穆特無法判斷,其他方向是否還有敵軍。

 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個專門為他準備的圈套,而他的經驗告訴他,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告訴他們,不要慌,記住納爾遜!”

 英國海軍每到死生存亡之時,就會想起這位數度拯救大不列顛的英雄。

 1811年3月13日,在利薩海戰中,霍斯特上校率領一支4艘戰艦的英國分遣艦隊被數量兩倍於己的法國艦隊包圍。

 危急關頭,霍斯特在旗艦上打出旗語“記住納爾遜”,讓英艦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打垮了聯合艦隊。

 提起納爾遜,確實讓英軍的軍心穩定下來了,並沒有因埃及海軍的兩面夾擊而崩潰。

 赫爾穆特深吸了一口氣,放下望遠鏡。

 “告訴艦隊,等敵艦進入五百米再射擊。”

 這個時代的戰艦主要靠側舷火力輸出,所以才有搶t頭一說。但輕型炮艦顯然不在此列,他們只有一兩門火炮,而且往往可以調整位置。

 埃及的輕型炮艦在雙方距離八百米的極限位置就開始射擊,而那些戰艦更是誇張距離一千米就開始射擊,結果當然是在英國艦隊周圍掀起了一陣水花。

 很快埃及的輕型炮艦和舢板船就進入了英國軍艦五百米的射程之內,但是英軍艦隊並沒有開火。

 正如之前的介紹,三級以下的戰列艦不能被算作主力艦,英國的目標始終是那些埃及的主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