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康格里夫火箭(第2頁)

 拿破崙戰爭結束之後,這種武器漸漸澹出了人們的視野,只有奧地利和丹麥還對這種武器抱有熱情。

 此時奧地利帝國的火箭技術世界第一,只不過存量有限,主要配備給海軍,用來打擊海盜。

 奧地利帝國軍方內部,對於康格里夫火箭的評價兩極分化。

 一方是以拉德茨基元帥為代表,這些將領覺得康格里夫火箭簡直是上天賜予奧地利帝國的武器。

 奧地利帝國的騎兵數量龐大,同時陸軍也是以高機動性見長。

 但是在拿破崙戰爭時期,由於火炮地位的直線上升,使得奧軍對其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尤其是在行軍途中,或者是進攻戰中,步兵往往需要放慢腳步,以等待笨重的鎦重到達戰場,這又導致了奧軍失去了機動性的優勢,同時在火炮技術方面又落後於法軍,所以才導致全面的潰敗。

 (當時奧地利人自己總結的,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打不過法國人,只覺得是戰術和武器的差距。)

 而康格里夫火箭雖然有6磅、12磅、16磅和28磅四種型號,但是都在士兵身體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這種武器完全可以下發到連隊,隨著步兵或者騎兵進行機動作戰。

 同時康格里夫火箭的射速,射程都要遠強於同時期的火炮。

 另一方則是以溫蒂格雷茨親王和李奇將軍為代表,他們覺得康格里夫火箭就是瞎胡鬧。東方人幾百年前玩剩下的垃圾,只能用於進攻城市,並且十分不人道。

 同時受人詬病的還有它的精準度,這種武器的命中率確實感人,比起滑膛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曾經有人用一百支康格里夫火箭,試圖擊毀兩百米外的一間房屋,結果一百支康格里夫火箭全部未命中。

 李奇將軍更是將他在意大利的失敗,完全歸結於這種武器。

 事實上,李奇將軍的火箭部隊跟炮兵在一起,準備為前面的步兵提供掩護,結果不知道是技術問題,還是運氣問題,一百多發康格里夫火箭直接命中了,正在前進的奧地利烏迪內第3步兵團。

 不但造成了數百人的傷亡,更是讓烏迪內第3步兵團徹底崩潰,放跑了燒炭黨人的起義軍。

 海軍對於這種武器也不感冒,雖然英國人曾經用它幾乎摧毀了整個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