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會哥 作品

第165章 雙璧合一,分開300多年之後的藏寶圖再次現身(第2頁)

 每個人愛好不同,東方祥雲讓大家各自行動,一個小時候後在出口處集合,眾人沒有異議。東方祥雲看到一樓人多,就徑直上到4樓,一上樓竟然看到《富春山居圖》“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合璧特展的巨幅展板。

 東方祥雲樂了,這可是難得的大展,多少年才能看到一次。他跟雲娜剛結婚時,有次去杭州西湖遊玩,路過浙江博物館時,爾瑪雲娜執意要去參觀,恰逢《富春山居圖》對外展覽。看完後,東方祥雲覺得畫卷裡的山水很美很逼真,結果還被雲娜吐槽只看表面,沒有文化,這時他才知道《富春山居圖》的歷史淵源和曲折故事。

 《富春山居圖》有著“畫中之蘭亭”美譽之稱的絕世名畫,作者是黃公望。據說其當年因官場鬱郁不得志,被構陷入獄,出獄後入道隱居,浪跡山川,直到78歲時,定居在富春江畔,結交一生知己無用禪師,兩人相見恨晚,結合自己過往人生,觸景生情,有感於莊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黃公決定用畫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生命自由的渴望,取材於他晚年生活的富春江一帶,通過以水墨寫就,大量使用長披麻皴,將富春一帶佳山麗水一覽無餘地“移植”到了巨幅畫卷中。更令後人難忘的是其自誕生之後就充滿顛沛流離的傳奇人生,訴說不盡的悲歡離合。

 數百年來,《富春山居圖》歷經多位大畫家收藏,飽經滄桑,明萬曆末年,畫卷被吳姓商人收藏長達四十年,愛之如命、朝夕相伴。其臨終之際對對畫卷難以割捨,欲焚畫殉葬,幸而被其侄子救出,無奈其已燒成兩段。多年後,有人將小段燒焦部分揭下,重新細心裝裱後,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而且幾乎看不出經剪裁過的痕跡。從此,大段部分被稱為《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在幾經轉折後,被蔣介石偷運至臺灣,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而小段的部分人們稱之為《剩山圖》,尚存尺五六寸,成為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