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回播州

趙銘當然也知道這點,笑呵呵道,“那就告訴他們必須先繳納五百兩訂金。

想來他們五百兩現在還是掏的出來的吧?”

聞言柳文和挑了挑眉,還別說這確實是一手妙招。

五百兩不多,但對於那些視財如命的商賈而言,可能損失這五百兩不算什麼,但每每想到甚至都會睡不著覺。

其實柳文和不知道的是,這其實就是沉沒成本。

趙銘原本還想讓這群人多掏點的,但現在這年頭可沒有銀行轉賬的手段,短時間想忽悠這群人繳納更多地錢財是不可能的。

當然也可以讓這群人用銀票支付,但為了避免真有人沒帶多少銀票,還是以五百兩為界。

五百兩足夠這群人抓心撓肝了。

直至次日,陸陸續續間,這些商賈這才逐一離開安平縣。

其實不少人回去時還是罵罵咧咧的,啥好處沒撈著,淨是花錢去了。

但大家也不是傻子,已經有不少人在默默思索起來。

大家經商這麼多年,如何還看不出,接下來安平縣肯定是個聚寶盆。

甭管他們在這裡投沒投錢,現在的確可以確定,還真有人競拍了這裡的工程。

“老馬給我快點!快快!”

“此番合該要發財,趕緊回去籌措資金。”

“對對對!快!一定要儘快,這群奸商肯定都想搶在前頭,慢了一口肉湯都沒得喝!”

無數商賈都開始快馬加鞭順著高速公路往外趕。

而與此同時,安平縣城外,幾道人影也在做著分別。

“羅兄,此行一別也不知道要過去多久,兄弟我在這裡敬你一杯,來!”

接過旁邊遞過來的酒水,王奎很是鄭重的朝著羅東敬了一杯。

見此羅東也是將手中酒水一飲而盡。

“哈哈,哈哈哈哈!”

見羅東豪爽的將酒水一飲而盡,王奎頓時豪爽大笑,拍了拍羅東的肩膀,寬慰道,

“羅兄弟好樣的,我沒看錯你,你果然是聰明人。

此番你能自己想通,這比什麼都好。

放心羅兄弟,抱上大乾這棵大樹,絕對是你此生最明智的決定。”

這次羅東的決定讓王奎驚喜不已。

主因就是那次大戰後,沒過幾天羅東這小子竟然請求面見聖上,並且要求前往播州,幫忙說服播州水西羅氏。

雖然王奎也清楚,實際上這裡面陛下做的很不地道。

但早就和大乾穿一條褲衩子的王奎心裡巴不得一切都向著大乾呢,自然是大乾越強越好。

聽著王奎的言語,羅東先是淡笑點頭,旋即就有些顧慮。

見羅東眼神左右看了眼,王奎笑呵呵擺了擺手,“你們先退下吧。”

見此兩名親兵連忙策馬後退了一段距離。

“王兄弟,此番你我算是和大乾綁死了,但往後的事你想過沒有?”

“嗯?你這話什麼意思?”

王奎有些費解。

然而羅東卻笑著搖搖頭,“王兄弟,我不信你心裡有顧慮。

大乾的攤子就這麼大,兵就這麼多。

相信你也看出來了,陛下的野心很大,此番大動工,固然會為大乾籌措大量資金。

可是你想過沒有,下次再來的,或許就是數萬禁軍,亦或者強大的西軍。

你我到時候如何......”

“羅兄弟,你想太遠了!那時候自然有那時候的事。人生在世何須想那麼遠?

尤其是眼下這等亂世,你我有一個容身之所這就已經不錯了。

而且大乾給我的感覺很不同,陛下給我的感覺也不同。

我相信陛下!”

王奎語氣篤定。

見這好友如今是這麼一副態度,羅東心裡嘆了口氣。

不可否認,他也認為大乾肯定能做出一番大事業。

但如若再過十幾二十年起事就好了,以那時候的大乾,想來也無暇他顧。

但眼下還真不見的啊!~

忽的他想到了什麼,微微朝前些許,這才低語道,“王兄弟,前段時間的傳聞你可聽聞?”

"傳聞?你是說哪裡的?"

“就是大淵準備繞行在大燕西南道開闢新的戰場,此事你就沒有耳聞?”

羅東說的這就是一些小道消息了。

王奎聞言只是哂然一笑。

“羅兄弟,你這消息都是去年的事了。

每年都有一些不好的謠言散播,比如每年是不是都有人說西軍敗了,大淵大軍打過來了?

可是打過來了嗎?

無非就是一些小人在各地作祟,不足為慮。”

王奎搖搖頭,對此很是不屑一顧。

“不過相比這種消息,我更在意火匪之事。”

“火匪?火匪不是解決了嗎?”

“呵!”

王奎冷笑,“禁軍怎麼做事的你還不知道?

這是著急回去覆命呢,只要鬱州境內的火匪解決,另外火匪主力被打散殲滅,不成規模那便可回去覆命,此乃大功。

如若再次作亂,那就換個名字,或許就變成別的匪。

要不然你以為為何大燕官家最喜歡用的是詔安?

還不是詔安更一勞永逸?”

的確,詔安對於朝廷而言,是最省事的。

只需要給個虛職,這些賊首就能主動上報情況,將核心賊眾收編,那些編外人員就全都遣散,一個賊窩就這麼消散於無形。

“我擔心這些火匪老賊一旦再度聚集一起形成聲勢,且鬧騰波及到我鬱州,只怕會影響陛下接下來的大計啊!~”

王奎感慨一聲,旋即又苦笑搖頭,“也罷,羅兄不與你聊這些。

此番兄弟我在這裡先祝福一路順風。”

“多謝!”

羅東苦笑一聲,拱了拱手。

此行回去,多半是龍潭虎穴。

護送馬綱,結果馬綱丟了。

護送小姐,小姐也給丟了。

不僅丟了,小姐說不定已經和大乾陛下完成了深度捆綁。

——

安平縣,之前安平縣城第一大戶,楊家的宅院之中。

這裡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重新粉刷裝飾,一些老舊的地方翻新,除此之外就是更換匾額。

還別說楊老爺是個會享受的,放眼看去,這裡充斥著江南的感覺,院落與院落間,九曲十八彎。

隨處可見別出心裁點綴的綠樹成蔭、鮮花豔麗,配合怪石嶙峋,亭臺樓閣倒也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