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開水泥廠(第2頁)

 “昨日不是與你說火銃投入生產的事情嗎,結果軍器局說採購原料,等等需要一大筆錢。”

 “父皇正在為這事發愁,而且近日北方戰事又起。”

 “朝中大臣一力主張求和。”

 “因為國庫空虛已經無力再戰了。”

 “前些日子的攤丁入畝法令,進展緩慢。”

 “下面的官員陽奉陰違,兩個閣老也是有心無力。”

 朱厚照說完後一臉的失落。

 他從沒想過政事處理起來竟如此的麻煩。

 楊凌聞言思索了一會兒,才說道。

 “可是兩個國舅爺不肯按照法令實施,所以才讓下面的官員也有樣學樣?”

 朱厚照點了點頭。

 “母后為了本宮那兩個舅舅,去求了父皇,父皇沒辦法,只能破例。”

 “因此李閣老和謝閣老推行法令也是有些困難。”

 “既如此,那便只有緩緩推進了,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楊凌安慰道。

 “不過微臣倒是有個賺錢的法子,如果殿下有興趣,微臣倒是可以與殿下說說。”

 朱厚照一聽這話,立時就來了興致,催問道。

 “什麼賺錢的法子,快說來聽聽。”

 楊凌聞言在朱厚照耳邊低語了幾句。

 朱厚照聽完有些疑惑的問道。

 “水泥?這東西真的如你所說可以賺錢?”

 楊凌笑道。

 “微臣在寶應的時候就已經和當地的富紳聯合開了這麼一家作坊。”

 “現在寶應周邊的縣都在採購我們的水泥,每月的進賬大概一萬多兩吧。”

 “如果我們把這水泥作坊開在京師,那以京師的規模,一個月進賬幾萬兩還是可以的。”

 “幾萬兩?!”

 朱厚照一臉吃驚的看著楊凌。

 上次父皇說過國庫不富裕之後,朱厚照就去看了一些關於大明歲入的數據。

 如今大明朝一年的歲入大概兩百萬兩左右。

 而這一個水泥作坊,就能一年進賬幾十萬兩,都快趕上大明朝一年歲入的五分之一了。

 如此豈不是可以為父皇分憂。

 念及此,朱厚照便對楊凌說道。

 “那此事就交給你了,本宮讓劉瑾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