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定乾坤(第2頁)

 此時隋軍大興城守將陰世師剛睡下不久,糜爛的局勢,岌岌可危的大興城,讓這位宿將愁的幾日沒睡覺,此刻剛堪堪睡著,突然聽到遠處傳來的喊殺聲,一骨碌從床榻上爬起來“來人!速去查看城中發生何事?”

 門外駐守的親兵還沒來得及答話,就有傳令兵驚慌失措的跑了進來:“將軍!李淵起義軍詐開城門!此刻大軍正從金光門入城!請將軍速做決斷!”

 陰世師身體一個踉蹌差點站不穩,只覺腦袋一陣眩暈眼睛發黑,這個消息對他來說不嚳于晴天霹靂,千防萬防,沒想到李淵的軍隊還是這麼快入城了!

 “傳令!城中所有軍馬立即馳援金光門,務必阻擊李淵大部隊入城,城中各處設立拒馬,障礙,嚴加盤查往來各人。另外派人去告知代王殿下,務必小心宮中有變!”陰世師深吸一口氣馬上做出了安排。

 冷靜下來的陰世師披甲持槍,跨上戰馬朝金光門趕去。其實他心裡知道,大興城完了,肯定守不住,城內隋軍的士氣隨著皇帝楊廣都被帶走了!他們是棄子!但是不妨礙他決定堅守大興,這是做為一個武將最後的尊嚴!

 夜無憂和方倚竹帶著騎軍對著趕來的隋軍發起猛攻,力求擴大防禦範圍,為之後的步兵爭取出空間。但是城門處地勢不夠開闊,而且趕來的隋軍越來越多,騎軍根本衝不起來,逐漸被隋軍拖住。

 在焦灼時刻,李世民帶著大部人馬終於是趕來了,起義軍士氣高漲,如潮水般向著金光門衝了過去,與城內的隋軍戰在一起。隨著起義軍大隊步兵的入城,隋軍的形勢就越來越不利,被湧入城的起義軍逼的節節後退。

 李世民的軍隊就像新生的嫩芽一樣充滿了希望與朝氣,而隋軍的士兵猶如暮氣沉沉的老者,充滿了絕望,他們是被大隋皇帝楊廣拋棄的棄子,不知道為何而戰。

 隨著越來越多的起義軍攻入城中,隋軍的抵抗越來越弱,敗亡只是遲早的問題了,隋軍的傷亡越來越大,不得不壓縮防線,且戰且退,但也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潰兵,看的出來這些士兵都是些老兵了,只是沒有了戰鬥的信念,此刻他們的抵抗也只是出於本能,以及為了求生。不斷退縮的的隋軍終於是被逼迫到了朱雀門之前的大街,他們退無可退了,身後就是宮城的朱雀門,這種局面宮城內的人是不會打開朱雀門放他們進去的。

 陰世師終於到達了戰場,看著不斷陣亡的士兵,陰世師心如刀割,這些都是大隋的百戰老卒,是大隋最後的底氣了,隨著他們的不斷死去,曾經輝煌無比的大隋也似風中落葉,逐漸飄零。

 陰世師遙望遠處的李世民,心中無比複雜,這個少年曾經也是大隋的好苗子,也曾在雁門關外救出過被突厥人包圍的楊廣,可惜啊,被陛下猜忌,排擠,最終還是起兵造反了。

 陰世師收拾心情,對著周圍的士兵們大喊:“將士們!你們曾經是我大隋最精銳的士兵,是我大隋最堅固的長城!今日,我們陷入絕路,但我會一直在你們身邊,直到我也戰死!我想請你們,用你們的勇氣,跟著我扞衛我們大隋士兵的最後尊嚴!”

 陰世師揮舞著手裡的長劍,率先對起義軍發起了進攻,身後的士卒們被這老將視死如歸的氣勢所感染,竟然也是悍不畏死的跟隨陰世師向前拼命衝殺,或許他們也想維護心中那份屬於大隋戰兵的尊嚴吧。

 李世民這邊見陰世師竟然絕地反擊,被陰世師鼓舞起來的戰意籠罩著剩下的兩萬隋兵對己方發起不要命般的攻擊,他知道不能讓情況順著隋軍的士氣發展下去,否則一個搞不好自己的兵馬反而會被隋軍衝亂陣腳。

 李世民扭頭看了看身邊的夜無憂,兩人點點頭,夜無憂下令騎兵衝鋒,力圖壓制這股隋軍的攻勢。

 方倚竹也率領一部騎軍跟隨夜無憂進行衝陣,這是屬於他們兩人的默契,每次夜無憂衝陣,方倚竹必在其身邊,方倚竹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夜無憂。高大的戰馬無情的踐踏著隋軍的士兵,揮舞的騎槍冰冷的帶走一條條隋軍士兵的性命,雙方都是義無反顧,狹路相逢勇者勝,此時此刻比拼的就是誰的勇氣更大!

 夜無憂心裡盤算著怎麼擊殺陰世師,只要此刻能夠擊殺陰世師,隋軍被鼓舞起來的士氣就會一瀉千里,兵敗如山倒。如果不能,那就算能夠剿滅這些士卒,己方的損失也會難以承受。

 想到這裡,夜無憂打定主意,略微調整馬頭朝著陰世師衝殺而去,身後的親衛騎兵緊隨自家主將,殺出一條通道,衝著陰世師的親兵疾馳過去。此刻陰世師還不知道這支騎軍的打算,他此刻只知道前衝前衝,已經沒有了多餘的指揮。

 夜無憂勢如破竹,長槍耍的虎虎生風,槍尖猶如朵朵梨花,卻又無情的收割著擋在他去路之前敵人的性命,此刻他隱隱覺得自己的槍法就快突破,畢竟長槍是屬於戰陣上的兵器,只有在戰場廝殺中才能不斷精進,夜無憂無暇思考這些,待結束戰鬥之後再去領悟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