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柳莎 作品

第621章 此生最幸運!(第2頁)

 趙原仔細地給患者做了一個查體。

 除了八組的醫生之外,住院醫和實習醫生們都將眼睛睜得大大的。

 望觸叩聽。

 臟器的叩診、觸診、聽診,是需要千錘百煉的。

 趙原的檢查手法又有精進,主要是跟秦老學習所得。

 中醫看病做出診斷講究的望、聞、問、切,有些手段比如看舌苔,切脈等別具一格,甚至有傳聞高手能隔空懸絲診脈。

 西醫是另一種學科體系,隨著科技的進展,越來越多地依賴化驗和檢查結果,導致傳統的體格檢查越來越不被重視。

 查體過程分為一看、二觸、三叩、四聽。

 看面容,膚色,水腫,靜脈怒張,身上瘀點瘀斑結節;

 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腹或手掌的小魚際肌去觸及臟器的位置;

 叩診則要隔著內衣也能完成;

 至於聽診主要是檢查有無雜音。

 另外,查體的時候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規定。

 異性查體時,可以要求一名護士在場,如此可以避免尷尬,不必要的糾紛。

 幾個實習醫生交頭接耳。

 “他真的只比我們早來醫院一年嗎?怎麼感覺他比咱指導醫生查體做得好。”

 “人和人的天賦是有差距的。人家一年之內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盛名之下無虛士。”

 秦怡看著趙原嫻熟的手法,心裡欽佩不已。

 她對自己的組長如今是徹頭徹尾的拜服。

 這傢伙就是個六邊形戰士,沒有任何短板。

 每個步驟都做很漂亮,不僅有序,而且到位。

 秦怡知道趙原私下裡有多用功,除了不停地做手術之外,一有空就研究各類基礎技能。

 高能表現的背後,是極度自律。

 無數次自我練習,才取得的成果。

 趙原腦子裡裝了另外一段人生,比其他人知道什麼地方是彎路,會巧妙地繞過去。

 表面上,他才進入醫院一年,但查體經驗卻有幾十年了。

 當然,趙原還是有短板的,比如藥理學,他掌握的知識不夠紮實。

 檢查結束,趙原開始提問,秦怡和江靜負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