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童貫的一生(第2頁)

 “何慄,你陷害我?” 

 童貫怒吼道:“我沒有說那話,我沒有說過……” 

 “別殺我,別殺我,求你饒我一命……” 

 咻咻咻…… 

 噗呲…… 

 童貫驚恐之中,他想要求饒的話剛出口,數百弩箭飛射而至。 

 頓時童貫整個人被弩箭射得跟個刺蝟一樣。 

 童貫低著頭,看著自己插滿弩箭的胸前,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他死了? 

 他位列三公,以宦官之身破格被封郡王的童貫,就這樣死了? 

 童貫眼中滿是不甘,他無法接受自己這樣的下場,可事實的發生,讓他再怎麼不甘願,也無法扭轉結局。 

 撲通…… 

 童貫無力支撐身體,雙腿跪下,旋即趴了下去。 

 噗呲…… 

 他這一趴,胸前的弩箭受到擠壓,直接洞穿身軀從後背漏了出來。 

 童貫眼中神采逐漸黯淡,他眼前走馬觀花的似的浮現出他這一生的畫面。 

 他以內侍之身,手握兵權,代表大宋出使別國,收復燕京,冊立封王,縱觀歷史,唯他一人爾。 

 歷史上不乏出彩的太監,童貫不是最特殊,但絕對是個例外。 

 他是中國歷史上,掌握兵權時間最長的太監。 

 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掌握軍權最大的宦官。 

 他還是中國歷史上,爵位最高的太監。 

 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能夠以宦官之身,代表國家出使的太監。 

 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被正式冊封為王的太監。 

 他二十歲進宮,在宮內卑賤的活了二十年,直到四十六歲才遇見了他的“貴人”趙佶。 

 他憑藉鑽營揣摩趙佶的心思,以騰飛一般的速度,迅速從卑賤的太監,一躍成為大宋最有權勢的人。 

 甚至一代奸相蔡京也是由於童貫的原因,才能在被貶斥出京後重新迴歸汴梁城,再次進入趙佶的眼眸。 

 童貫或許在某些方面的確罪大惡極,但是也並非全是有過而無功。 

 當初童貫監軍西北,在大宋收復青海、甘肅等四州之戰時。 

 大軍剛剛抵達戰線,便收到了皇帝趙佶傳來的手諭。 

 趙佶言說,宮內起火,乃是不祥之兆,此時不宜出戰,責令大軍急速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