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商議(第3頁)

 主要就是,郭京從兵源上入手。 

 要知道大宋的軍政可以說是最垃圾的存在,而兵源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首先就是大宋的兵一直重多而不重精,這就造成說出去兵力很多,但其實一打仗就知道根本不抗揍。 

 再有就是吃空餉的太多了,而造成這個的原因,除了官員貪腐之外,就是逃兵太多了。 

 逃兵多了,將領不敢上報,同時又能吃下空餉,因此他們對於此事一直是默認的,並沒有真心的進行過有效約束。 

 而造成逃兵多的原因,就是募兵制度的問題。 

 第一就是平民不願意入伍,這個歸根結底還是大宋抑武揚文的風氣問題。 

 因此但凡有點能力的人,都不願意入伍。 

 讀兩本書的地位比提著腦袋去殺敵的地位可高太多了,誰還願意去當兵賣命? 

 將領都是如此,更別提普通士兵,更沒有地位可言。 

 好男兒不當兵,說的就是大宋。 

 這就造成大宋的兵源,就只能強徵入伍。 

 還有就是,流民,罪犯,失職狂悼之徒。 

 就是犯罪的人,把坐牢改成入伍。 

 還有那些流離失所的難民,朝廷不給重新安排生計,也是送到軍營之中。 

 失職就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土地的人,狂悼就是無賴,地痞,流氓。 

 這些人多數還會刺面,和普通士兵區分開來。 

 普通士兵都沒有地位,這些罪犯的士兵更別提有地位了。 

 可以說是,死了都未必會被埋,更別提應有的撫卹金了。 

 這般情況下,必然會造就大批的逃兵出現。 

 因此,郭京的這一條軍政改革,就是針對這一點。 

 反正他們本來就會跑,那郭京就主動放他們離開,這樣一來還能避免軍官隱瞞逃兵,吃空餉的現象。 

 當然,同時郭京還做出了獎勵機制。 

 你要走,不攔著,但是你若是願意留下,那就給你發放獎勵。 

 這樣一來,起碼可以避免大批量的兵員流失問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