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2頁)

 狄湘靈道:“曹利用應是貶官外放了事,但別人就難以逃過了,尤其是曹家親眷,這些年為非作歹,做了多少惡事,豈能輕易放過?”

 三人先是鬆了口氣,然後一想不對啊,我們的定位可不就是這些族親家人麼,臉色又白了下去。

 “在國朝當官就是這樣,入了兩府當宰執,都不見得能長久,指不定過幾年就被貶出去了,有什麼稀奇?想想寇相公!再想想丁謂!曹利用與他們相比,又當如何?”

 狄湘靈越是說得輕描淡寫,三人越是驚懼,看來自己還是在小地方呆慣了,一時間竟沒想到國朝中樞竟是這般波濤洶湧,狄佐明藏不住事:“那六哥兒?”

 一說出口他就後悔了,狄湘靈並不生氣:“你有這份關切的心是好的,所幸六哥兒毋須擔心,他直集賢院,是館閣儲才,不會沾染這些風風雨雨,倒是你們在京師時要注意些,六哥兒的年紀太輕,多少雙眼睛盯著,就等著他犯錯,然後名正言順地壓上一壓!”

 如果之前沒有親眼見到那官差封路,抄家哀嚎的一幕,三人會以為這只是敲打,現在卻齊聲道:“是!是!我們一定小心謹慎!”

 狄湘靈接著道:“你們來了京師,若有意考取功名,那便為下一屆科舉作準備,若無這般意向,也可以尋一條出路。”

 狄國賓連連點頭,他以前審視自己的學業,覺得最多考一下明經科,現在有了這位連中三元的族兄,當然要向進士努力一番。

 狄佐明清楚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原本還有些算盤,被京師的風氣給驚住了,一時間也不敢自作主張。

 狄尊禮本來想說什麼,但見兩位族兄都未言語,頓時閉上了嘴。

 狄湘靈還要觀察這三位的秉性,當然也不急,最後總結:“你們記住一點,同為狄氏族人,在外定要維護好家風!要大處說,不可墜了我們先祖狄梁公的聲名,往小處講,我們狄家已經不再是以前幷州的寒門,風光之際,也當如履薄冰,明白了麼?”

 三人齊齊應聲:“是!”

 “去吧!”

 狄元昌精挑細選來的三位族人,肯定是相對有能力的,將這三人調教好,日後回了幷州,也能起到約束作用,因此狄湘靈對這件事還是很上心的。

 除此之外,另外一件要事,她頗為關切,那就是留在京師的歐陽春了。

 狄家人接待完畢,用了午飯,飽餐一頓,狄湘靈前往長風鏢局。

 入了後院,孫三娘正在算賬,聽了腳步聲,頭也不抬地將一本賬簿遞了過來:“這是本月的鏢局進賬和各鏢師所獲的僱錢,請總鏢頭過目!”

 狄湘靈接過,仔細翻了一遍,點頭道:“有了長久的正經營生,能養家餬口,不用刀口舔血就好!”

 孫三娘抬起頭,由衷地感慨道:“正是有總鏢頭在,大夥兒才有了安生日子過啊!”

 “你們出力其實更多,不過我確實最重要!”

 狄湘靈也不謙虛,笑了笑後,又問道:“歐陽春的馬幫,打聽得如何了?”

 孫三娘正色道:“我們接觸了十幾位北人武者,根據他們所言,這馬幫相當了不得,有三千之眾,五百精銳,橫行遼東!”

 狄湘靈神色同樣嚴肅起來:“三千人養出了五百精銳?”

 一個江湖會社,人數過千並不稀奇,但若說有五百精銳,就著實恐怖了,別說曾經的忠義社達不到,如今的長風鏢局也遠遠達不到這個規模,堪稱精銳的不足百人,甚至隨著勢力的壯大擴充,還難免有濫竽充數的情況發生。

 當然,狄湘靈對於自家族人都不客氣,更別提投靠的江湖子,在她的觀念裡,江湖上更要立規矩,嚴格執行,萬萬不可心慈手軟!

 正因為如此,她愈發重視起歐陽春的幫派:“馬幫靠什麼供養?打家劫舍?劫掠各地?”

 孫三娘凝聲道:“恰恰相反,他們是靠保護當地的部落和過往的商隊,得到這些人的供養,因此在遼東一地聲譽極佳,這些北地江湖客若不是進不了馬幫,肯定不會南下投靠我們……”

 “嘿!給他們厲害的!”

 狄湘靈哼了一聲:“對於缺馬的宋廷來說,馬幫絕不可能存在於宋境,但在遼國境內,這樣規模的幫會也太惹眼了,遼庭怎能容得下?”

 孫三娘顯然也考慮過這點,立刻回答:“聽北人武者所言,遼庭曾經圍剿過兩次,均無功而返,再加上境內叛亂很多,後來就顧不上了!”

 狄湘靈恍然:“只要遼國內部夠亂,跟造反的部族比起來,馬幫確實要靠後了……”

 後世有個著名的網絡謠言,說宋朝造反的次數,是歷朝歷代之最,實際上別說之最,北宋記載的造反加起來是兩百零三次,朱元璋洪武一朝的造反次數是一百九十次,更別提整個明朝了,當然這樣對比並不公平,因為朝代越往後,史料記載越詳細,明清兩代的資料是最齊全的,造反記錄也更加詳細。

 遼國是同樣的道理,由於遼國在史料記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