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許人間第一流 作品

第703章 魏徵死不得(第2頁)

 點了點頭,馮盎說道:“只要魏公不死,世人都會懷疑這一切是不是陛下指使魏公這般做的。

 為的就是警告那對兄弟,可按照現在的局勢來看,至少蜀王聽不進這警告。

 其實也能理解,在面對那個位置的誘惑之時,又有幾人會因為區區警告就退縮。

 總之,陛下此番,不會輸。

 要麼剪除了勢力越來越大的太子一系,要麼瓦解了崔、王這些士家大族,不管結果如何,陛下都能消除一個心腹大患。”

 “既如此,此番南征我馮家要出死力!”馮智戴聞言,立馬說道。

 “這是自然,這個時候,不單單是我馮家會出死力,你看著吧,長孫、尉遲、李靖這些傢伙都會出死力的!

 避開了那兩位的衝突,接下來想要保全自身,我們能做的事兒就兩個字,忠君!

 此番你回來了也好,此番南征,為父準備帶著我馮氏所有兒郎隨陛下南征,到時候就由你鎮守國公府,負責為大軍籌措糧草和一切後勤事宜。

 記住,我們馮家早已不是什麼皇族,嫡長子的制度是不會壞的。

 趁此機會,為父定會給你一個交代。”

 馮家祖上也輝煌過,乃北燕皇室。

 不過這種祖上顯貴的事兒,在大唐真的不稀奇,就大唐朝堂上的那批人,祖上出過帝王都好幾個。

 沒出過帝王,那祖上也定然是高官得坐。

 真正升斗小民出身的,反倒是沒幾個。

 “孩兒定當不負阿耶所望。”馮智戴聞言,連忙躬身行禮。

 他是知道這話意思的。

 ……

 另一邊,長安,李恪其實早就收到了消息。

 但他的性格就是如此,遲遲拿不定一個具體的方案下來。

 優柔寡斷說的就是他了。

 “殿下,大明此舉我們要是不做出回應,定會讓其得寸進尺,這時候,該出手了!”鄭旭在一旁勸解道。

 他是巴不得李恪現在就命大軍突襲日月山,反正都將李承乾得罪死了,那這時候最好的結果就是弄死李承乾。

 別看他們幾家在王仁佑的牽線搭橋之下和李承乾已經開始有合作了,但那算什麼?別說只是剛開始合作,就算是合作了多年,在利益的驅動之下,他們也不在乎。

 “可此舉乃王叔所為,本王豈能對自己王叔下手?”李恪有些猶豫。

 他之前和李元景的關係還算不錯,畢竟當初他可是深受李淵歡喜,只是隨著李元景遠赴西北後,兩人的來往也就少了。

 “趙王如今怕是已經歸順了那位。”權萬紀聞言說道,“不然,就以趙王而言,豈敢挑釁大唐,此番我們要是什麼都不做的話,縱容趙王驅逐我大唐百姓,我大唐顏面何存?

 而且,當初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在的時候,他為何不這般做?

 如今,王仁佑、劉樹義一上任,就這般做,其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還什麼趙王?”一旁,鄭旭一臉不屑地說道,“自他自立王廷開始,便已經不是我大唐的趙王了!

 如今,他敢這麼做,擺明了就是看殿下好欺負,身後又有大明撐腰,故意為之!

 說到底,他不過是那位推出來和殿下打擂臺的拳手罷了。”

 聽到鄭旭這話,李恪臉色是愈發的難看,他其實明白,李元景的身份其實和他差不多,都是棋子。

 真正執子的人是他的父皇和皇兄。

 換句話說,李承乾這是一點兒沒看起他……

 “這樣,先派使者出使大趙王廷,哪怕是要打,也得先禮後兵。”李恪說道。

 權萬紀聞言,也點了點頭,他倒是贊成如此,畢竟他是傳統的讀書人:“殿下,不妨讓老夫親自出使大趙王廷,順道老夫也想弄清楚慕容戈有什麼後手,敢在這個時候潛入大明。”

 “如此也好,長史親自走一趟,本王也放心。”李恪當即點了點頭。

 如今他最信任的人,莫過於權萬紀了。

 “真要出兵大趙王廷的話,其實可以問一下河間郡王的意見。”就在這時,崔家那人卻是笑道,“畢竟陛下親征前就命河間郡王輔佐殿下監國,如今大趙王廷辱我天朝上邦,作為大唐郡王,該做些什麼才是。

 若是能把這位拉攏過來,對我們大有裨益。”

 此人名為崔滬,大理寺少卿,也是如今崔家在長安的代言人。

 “確實如此。”盧正舉笑道,“旁的事兒,可能使喚不動這位郡王,但事關國體,倒是一個機會。”

 不過李恪聽兩人這般說道,卻是搖了搖頭,道:“哪兒有那麼簡單?本王那位王叔,向來不參與這種事兒,當年沒參與,現在指望他參與進來,更不可能。”

 對於李孝恭,他是不抱任何幻想的。

 那位,只要做到不偏不倚,將來不管誰坐上了那個位置,都不可能清算到他頭上,再說了,人家已經做到了能做到的最高位置,從龍之功,旁人需要,他需要麼?

 既如此,何苦自找麻煩。

 “事在人為。”盧正舉笑道,“也不是一定說需要那位表態,總之扞我大唐榮辱,那位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而且,大明的那位都知道推出一個趙王出來,我們順勢推出河間郡王,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