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許人間第一流 作品

第356章 卷四 倆狐狸老謀深算。(第2頁)

 說到這個,李承乾也沒辦法。

 在這個年代就是這樣,男尊女卑,李承乾不可能在這個年代搞什麼人人平等。

 怎麼,準備革命麼?

 那得先革了他自己!

 他也不會刻意去抬高女人的地位,那樣也沒必要。

 他做的一切,都只會從利益出發。

 當男人都上了戰場的時候,那女人就得填補工坊的缺口。

 因為工坊不可能因為大戰而停擺。

 真要如此的話,一場大戰下來,大

明的損失是難以承受的。

 畢竟如今的大明王廷就是靠這些工坊撐下來的。

 這種損失,絕對是大明王廷承受不起的。

 這一點,李承乾尤為清楚。

 好在這是在大明,老百姓是真將李承乾奉為神明一般的存在,只要李承乾安排的事兒,他們倒是不會表現得太過於抗拒。

 對於老百姓而言,就是這樣。

 你把我當人,我把你當神。

 “工坊還好說,但工地上怕是很難。”伊原錫說道,“畢竟工地上的活,很多女人都做不了。”

 對於這一點,李承乾也考慮過,當下就說道:“這個本王知道,工地上和礦場上到時候就給她們安排一些輕便的活就是。

 你們要記住,我們主要的目的是給她們一個養家餬口的工作崗位,並不是說一定要她們產生出多大的勞動價值。

 而是讓她們在男人上了戰場之後,她們依然有養家餬口的能力。

 當然,你們可能聽著有些彆扭。

 不是說要維繫工坊的正常運轉麼?

 怎麼就不指望她們產生多大的勞動價值了呢?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事情要分輕重緩急啊。

 相對於工坊的正常運轉,遠遠沒有她們能養家餬口重要。

 在她們能養家餬口之後,我們才能考慮工坊的正常運轉。

 要知道,只要上了戰場,一定會有人回不來,這是必然的!

 打仗不是請客吃飯,死人有什麼好說的?

 所以,我們必須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同時,當她們的男人上了戰場後,各地的縣衙也一定要做好各地的治安管理。

 不能因為她們家裡沒了男人後,就受到別人的欺辱。

 真要如此,在前線作戰的將士,誰會心安。”

 李承乾不會什麼治國,縱使他後世學過很多知識,但在治國一道上,他是真不會。

 但他也曾經是一個老百姓,知道一個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他的治國理念暫且來看的話,就只有一條。

 以人為本的治國方針。

 也正是他的這條治國方針,讓他在短時間內積攢了很高的聲望。

 伊原錫點了點頭,李承乾都說得這麼直白了,他確實沒啥疑惑了。

 見眾人都不再言語,李承乾看了看大家,又說道:“國內的事情暫且這麼安排,禮部這邊也別閒著,著手安排一下,準備出使蘇毗。

 如今我們要北上作戰,可南邊也不能忽略,萬一此時吐蕃來犯,於我們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吐蕃的使團可還在日月山?”

 說到這個,李勤儉立馬站了出來:“回殿下,吐蕃使團如今正在日月山,之前他們因為採買軍械的錢糧被劫,已經幾次提出想要覲見殿下,不過都被微臣給拒了。”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這樣,你先和他們接觸一二,瞭解一下他們的具體訴求,本王瞭解一下最近蘇毗和吐蕃的戰事後再決定見不見他們。”

 “微臣明白。”李勤儉點頭說道。

 待解決完這些事情,李承乾猛然想到了什麼,又道:“對了,關於澆河郡的情況,你們不管是私下還是公開場合,都只能說慕容孝雋是清君側,既然人家要這個名,那咱就給他,左右不花我們一分一文的,莫要在這件事上鬧什麼不愉快。

 他不想造反,能想出清君側這麼個藉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慕容孝雋這個人,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他又怎麼會做這樣的事兒,對於這一點兒,想必普尚書和伊尚書還是很清楚的。”

 聽李承乾這麼說,兩人立馬點了點頭,道:“這倒是,高昌王雖然桀驁,但對於吐谷渾的忠誠卻是沒啥好懷疑的。”

 這話聽起來可能會覺得很奇怪。

 一個明明很忠誠的人為什麼會造反?這不是扯淡麼。

 但這才是現實,慕容孝雋會反,可不單單是為了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