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許人間第一流 作品

第271章 卷三 商人才是最敏銳的!(第2頁)

 普西偌說道:“如今戶部存糧還有十五萬石,長明糧鋪餘糧尚且還有三萬石。”

 “其餘糧鋪呢?”李承乾問道,“既然他們的糧食都進來了,那就是我大明王廷的,這個也得算上。”

 “日月山這邊,所有糧鋪加起來,應該還有個五萬石糧食左右。”李勤儉說道,對於這個,他要清楚一些。

 蕭鉞也跟著說道:“德陽城也還有兩萬石糧食。”

 聞言,李承乾笑道:“這麼算起來的話,我們目前還有二十五萬石糧食,倒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殿下,你忘了,迎親的隊伍馬上就要回來了,陪嫁裡面可是還有十三萬石糧食的。”高純行賤兮兮地說道,“雖然說大唐禁絕了糧食出口,可這和親的嫁妝,他總不能攔吧?”

 李承乾一聽這話,頓時一拍桌子:“他敢!若是連這陪嫁的糧食都給本王禁了,那他們的送親隊伍哪裡來的就回哪裡去!”

 這事兒,他是真幹得出來,眾人聞言,也是一笑。

 這麼一算的話,他們還有將近四十萬石糧食,好像勉強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那接下來,戶部針對大唐的貿易,是不是要停一停?”普西偌說道,“既然他們禁絕糧食出境,我們是否要禁絕紙張出境?”

 李承乾笑了:“你真要這麼幹了,那就正中那些士族的下懷,他們就是想我們這麼幹!”

 “那我們怎麼辦?”普西偌問道,雖然他是戶部尚書,但對商業一道,著實沒有什麼建樹。

 “誰跟錢有仇啊?”李承乾說道,“賣啊,繼續賣,賣得越多,他們越頭疼。”

 王玄策點了點頭:“這倒是,微臣以前求學的時候,當真是一紙難求,當初要是有這種廉價的紙張,微臣又何至於……”

 剩下的話他沒說,當初他可就是為了求學屈身於楊家,可也正是因為屈身於楊家,他才有了今時今日的地位。

 蕭鉞道:“對,咱就不鳥他們,什麼玩意兒,我就不信了,拿著錢還買不到糧食了。大唐雖然富庶不假,但天下這麼多國家,難不成都是靠大唐糧食活下來的?”

 “還別說,賺著他們的錢,再從其他地方買糧食,估計那些老頭要氣死。”高純行也是笑道。

 契苾何力更是笑道:“大不了,末將帶著大軍出去搶就是,如今大明王廷控弦之士已達三萬,真要到了大明王廷危急存亡的時候,臨時招募,也能湊個將近十萬的大軍,了不起末將帶著大軍就食於敵。”

 “最近日月山來了不少吐蕃和西域的商人,他們對我大明王廷的一些物什也是相當感興趣,微臣回頭就去接觸接觸。”李勤儉也說道。

 一瞬間,大帳的氛圍頓時又輕鬆了下來。

 普西偌和伊原錫又有了當初日月山一窮二白之時的那種感覺。

 很玄妙,但很舒坦。

 拋棄了退路,好像也就那麼回事兒。

 對於眾人的這種反應,李承乾很滿意。

 這才是他想看到的。

 “既如此,大家就去忙。”李承乾笑道,“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實在是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本王就依契苾將軍所言,帶著大明王廷數十萬人,見誰不順眼就搶誰,總歸還是有個活路的。

 數十萬餓死鬼,不管誰見了,估計都得慌!”

 眾人聞言,哈哈大笑。

 當然,他們都清楚,李承乾是不會這麼幹的。

 跟了李承乾這麼久,李承乾是個什麼人他們還是知道的。

 不管遇到怎樣的麻煩,他好似都有迎刃而解的辦法。

 這就是李承乾帶給他們的信心。

 之前眾人只是覺得,如今有了大唐作為後盾,他們都有了一條退路。

 現在,大唐這面後盾靠不住了,雖然有些惋惜,但也並沒有絕望。

 這算啥?在場的,幾乎都是當初跟著李承乾從無到有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用李承乾的話來說,什麼樣的困境咱沒遇到過?

 怕他作甚?

 眾人散去後,李承乾卻是笑了。

 挺好,這樣的氛圍,才是真正成就王圖霸業的氛圍。

 至於什麼退路,滾他孃的蛋。

 要什麼退路?有退路的人,都捨不得拼命。

 到了下午的時候,劉三又來了。

 “殿下,慕容孝雋的使者來了,一同來的還有九十九名親兵。”

 一聽他這話,李承乾笑了。

 之前和李勤儉等人商議的事兒,成了。

 “這事兒讓王玄策去處理,不要什麼狗屁倒灶的事兒,都讓本王來處理。”李承乾擺

了擺手,就給打發了。

 劉三聞言,當即又離開了。

 如今大明王廷說到底,還是沒有步入正軌,否則的確不需要什麼事兒都讓李承乾親力親為。

 官員雖然安排了一些,但大家終究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經驗還是欠缺的。

 而在日月山外城,各家的掌櫃正聚在長明酒樓喝酒。

 眾人的情緒都不高。

 長安那邊禁絕糧食出境,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小。

 “說說吧,該怎麼整?”長孫家的問道。

 程正昊搖了搖頭,說道:“能怎麼整?朝廷不允許糧食出境,我們能怎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