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雲 作品

第246章 膈應

    當阿斯拉姆說到這句話的時候,張原就知道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和人民的命運了!
 


    由於其特殊的位置,阿富汗從來就沒有幾天太平日子,蘇聯,美國,英國等等,無論是在近代還是古代,這片土地上的戰爭就彷彿沒有停止過一樣!
 


    而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阿富汗人民,和平是一種奢望,雖然不是所有阿富汗人都被捲入到戰爭中,但卻是有無數阿富汗人收到了戰爭的摧殘,眼前的阿斯拉姆和他的同胞們就屬於這種人。
 


    阿斯拉姆繼續說道:“我今年六十歲了,我最開始關於人生的記憶,是在我七歲的時候,那是1961年,那年我的父親是一個商人,靠著販賣羊毛和乾果出口,所以當時我的生活很好,我上了學,後來又去了美國留學,我當時的生活真的很好,我不愁吃不愁穿,什麼都不愁,在美國我學會了英語,同時交到了許多朋友,那真的是一段快樂的時光!”
 


    說到這,阿斯拉姆長嘆一聲,顯然是對於自己過去的生活很懷念,當然也有可能只是一段虛無的記憶罷了。
 


    “這種快樂的生活,一直到我19歲的時候,那是1973年,我的父親在政變中不幸被反動武裝的流彈打死,於是我就回到了這裡,接替了我父親的生意。可是後來,隨著形勢的越來越不穩定,我和我的母親商量,最後覺得停止生意,回到我們的老家。”
 


    “再後來,蘇聯人來了,再後面就有了塔坂,然後又出現了美國人。我是在將近三十歲的時候才拿起槍保護我的村子,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到處遷移,就像北非草原上遷移的角馬群一樣,到處尋找容身之地。”
 


    “十年前,我們找到了一個村子,那裡沒有幾個人,於是我們在那裡生活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是我人生中除了在美國之外最幸福的一段時光,不過好景不長,我們終究還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緣故與塔坂產生了衝突,我還記得那是一個黑夜,那些人拿著槍衝進村子裡掃射,細節我不想說,總之就是從那之後,我們徹底決定和這些瘋子戰鬥到底,一味地躲藏和退讓什麼都解決不了,那些死在沙漠中的村民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決定要戰鬥,和我們的敵人戰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