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月炎 作品

第84章 好奇寶寶(第2頁)

 


    但是問的問題,卻都是織坊管理的細節之處。
 


    這姑娘問,這從蠶房過來的是蠶繭還是已經抽好的生絲?自家抽絲需要多少工人?出絲率是怎樣的?每種織品用的是什麼絲線?一匹絹綢要用到多少絲?織房裡的織娘織工分做幾等?每日可以織多少絹綢?那些高端錦緞和綾羅,一個熟工要花費多少時日才能織出來?不同織品給予織娘織工的報酬是多少?在外面購買的是原絲原棉原麻還是絲線棉線麻線?自己的紡線房月產量是多少?是所有織品都在自家染房染色,還是會交一部分到外面的染坊染色?這染房師傅的工錢是如何計算的?可也有按照級別計算?這染房的染料可有分等級,高端染料一般會用到多少?
 


    如此種種,都是以前賬房先生根本不會問的。
 


    以前的賬房,都是他這邊報多少工錢就直接記錄多少工錢,最多就是分一個織工染工線工,染料線料那些原材料,也都是直接報一個總數,至於產量,也是謝清來提貨的時候,交多少是多少。
 


    說實話,他對原先的賬房記賬方式很是有些嗤之以鼻,心裡想著,這也就是他是個實在人,也感念謝清的知遇之恩和雪中送炭之情,不會在中間做手腳,否則這織坊還不知道要虧多少錢。
 


    可現在一聽,再想想謝清介紹的時候說了那位宋先生便是總賬房,以後這裡的賬都由他審。
 


    刀管事便提起了十二分的心,講解的便也更細緻了。
 


    在織坊轉悠了整整一日,再又去桑林和蠶房看了看。
 


    晚上李春風便和宋先生商討了一個多時辰,宋先生再又花費了半個多時辰,將新的賬冊製作出來。
 


    次日,宋先生便跟刀管事交代,從這個月起,都按照新賬本要求進行登記交賬。
 


    刀管事看到那賬本比原先林家用的都要細緻得多,他以前所擔心的所有漏洞都堵上了不說,賬目還簡潔明瞭,便是他在登記的時候都能馬上看出織坊管理不到位之處。
 


    不覺對宋先生抱拳一禮,道了聲佩服。
 


    從湖州出來,便去了那兩個位於山區的莊子。
 


    到了莊子,李春風和宋先生才明白為什麼這裡的收成比那些一等水田還好。
 


    並不是因為畝數不對,而是因為這裡有一半是旱地,莊子的管事便冬種麥春種棉,而另外的水田則是用上了翻車,從山溪引水,冬天放幹水種麥,收了麥子之後再放水種晚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