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修狗 作品

第22章:一觸即發(第3頁)

 停機後,他們又對收信機和電池採取了搶救性措施,又可以進行短暫的工作。

 直到下午吃過晚飯,他們終於收到了師部的回電:“繼續前進!”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按時完成收發報的任務,溝通了師團之間的聯繫,不過張甫已經幾天幾夜沒得到睡眠和休息,叫著搖機班的戰士牽著他,一邊走一邊睡。

 而這並非是個別現象,在連續追擊敵人的戰鬥中,許多幹部戰士的睡眠也是在行軍中度過,很多時候要不是在山野溝林間露宿,要不是在馬上和車上度過。

 若是沒有這股吃苦耐勞的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勝利,更不會有今天的新中國。

 一一三師江師長帶著隊伍翻山越嶺,無路可循,完全是在荒野中開闢新的道路,戰士們又累又疲,下坡的時候一個沒控制住,有的戰士便摔了跟頭。

 “帶上昏迷的戰士,出發。”

 不少戰士昏迷過去,江師長心疼戰士們,他很想停下來歇息,但停下來歇息便是延誤了時間,延誤了戰機。

 如果這次沒有追到敵人,等過兩天想要再追上敵人,就基本不可能。

 一一三師的任務是穿插迂迴,他們順著山溝穿插到松明洞,靠公路邊露宿,發現一一二師的部隊才從公路上下來。

 在打完雲山之後,顧不得太多時間休整,上級便命令繼續追擊撤逃的敵人。

 由於路上的突發情況實在是太多,不少部隊都耽誤了時間。

 “同志,哪部分的?”

 大老劉帶著夏遠,迎著從另一邊走過來的部隊喊道。

 “一一三師的,你們呢?”

 對方傳來回應。


 “一一二師的。”大老劉回應後,又問:“怎麼你們才走到這裡。”

 “媽的,美國鬼子的炮把山溝封鎖了,耽誤了不少時間。”那同志罵罵咧咧,從口袋裡掏出一支菸,遞給大老劉:“行了,我得去追部隊了。”

 “去吧。”

 大老劉喜滋滋的點上一支菸,扭頭對夏遠說:“一一三師,他們是搞穿插的,咱們都追上他們了,看樣子一一三師的進度有點緩慢了。”

 “大大小小的公路都被敵人的飛機封鎖了,他們通不過去是正常的。”胡指導員在一旁說道:“夏遠,累不累。”

 “指導員,不累。”

 自從夏遠的作戰能力暴露以後,明顯的感覺到待遇比其他同志好了不少。

 搞特殊,也不算是。

 按照胡指導員的話來說,有能力的戰士,連隊會著重培養和重視,引起戰士們爭強好勝的心理。

 胡指導員還講,“沒把你調過去是好事兒,這樣以後在教訓他們,咱就能拿你說,人家炊事班的職能是做飯,打仗一點都不含糊,看看你們,連人家炊事班都不如。”

 胡指導員用這一招,對付了連裡不少的同志。

 夏遠在連裡的地位可謂是直線飆升。

 有人敬佩,也有人暗暗較勁兒,下一場戰鬥一定要拿出點真本事。

 至於嫉妒心理,那完全沒有。

 戰士們之間的友情,那是過命的,非常深厚。

 再說,打仗本身就是比拼誰的本事厲害,戰士們都非常崇拜有實力的戰士,又怎麼會嫉妒人家的實力呢。

 自己差,那是本事沒有練到家,到時候在好好訓練就是了。

 到現在,連隊不少戰士都想要見一見夏遠的槍法,真的是大老劉說的那樣,神乎其技,還是說大老劉就是為了吹牛,特意和指導員編造,來激勵他們的。

 真假實際上大夥都不太在乎。

 總之,下一次戰鬥,一定要給連隊立功,給連隊爭光。

 胡指導員來到趙瑞龍身邊,問他感覺怎麼樣。

 趙瑞龍畢竟是個翻譯,身體素質不如戰士們,可行軍趕路是一點都沒有落下。

 趙瑞龍總是和夏遠比較:“那麼小的戰士都沒事兒,指導員,我也沒事兒,能走。”

 胡指導員點頭:“要是堅持不住,一定要講出來,肖和平,周茂,你們兩個保護好趙翻譯。”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