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靈渠的水流

秦人修建的水利工程有很多。

 不斷的改變著一些地方的狀況。

 大地很廣闊,真正想要改變一些東西其實是件極其難的事情。

 上古時期,先民們對於天地便有著自己的理解。

 從燧人氏取火開始,這片土地上的生存環境的改變便落入了人手的改變之中。

 從三皇五帝開始,人們便與這片大地的一切鬥爭起來。

 大禹治水的成功,給後世所有治理水患的人提供了一個思路。

 堵不如疏。

 這個例子讓反抗環境的人滋生了另外一種思想。

 因勢利導。

 順其自然。

 ……

 等等等。

 那些數不盡的思想傳承從此與水有了不解之緣。

 從鄭國渠,到都江堰,再到如今的零渠。

 修渠對於他們來說是件極其熟悉的事情。

 但從湘水開鑿一條可以通航的渠前往灕水,卻有一個前人未曾遇到過的問題。

 湘水低於灕水,若想水往高處走,同時兼顧枯水洪水期的調控,還要有足夠的水位供船隻通行。

 這是一個比都江堰更加困難的工程。

 湘水距離灕水支流的零水只有二十里,但這二十里的落差讓都水長以及一眾吏員掉了大把的頭髮。

 所謂天作之合,地利對於這條渠便格外的重要。

 他們尋到了一處可以重現都江堰的地方。

 於是一個類似都江堰的分水壩便被建起,

 這道豎立著的壩體連接著抬升水位的漫水堤壩。

 將整體湘水抬升高於灕水位置。

 至此一個將湘水一分為二的組合堤壩便成形了。

 湘水一分為二,三分由南渠流向灕水,七分由人工開鑿的北渠重歸湘水故道。

 這樣無論是枯水期還是洪水期,兩道人工水道都能保證船隻的通行。

 靈渠示意圖

 這無疑是個天才的想法。

 可要付出的辛勞也很大。

 這裡的地質多為山石,開鑿水渠十分費力。

 起初工程進度很慢,直到國都派來了一些工程士卒,從此這片山谷之中便雷鳴不斷了。

 這也有好處,那就是周圍的越人不敢再來這處地方。

 誰知道這些巨大的聲響到底是來自什麼東西。

 天雷,那可是神明才能掌握的力量。

 “這果子可真甜,如蜜一般。”

 都水長剝開了一枚雞子大小的通紅果子,裡面晶瑩果肉散發著別樣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