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一心三用 作品

第125章 數據刺客

“數據”就是“信息”,“信息”就是“數據”,“數據刺客”就是“信息刺客”,“信息刺客”就是“數據刺客”。

 能稱得上“刺客”,就是必須取得效果,必然達到預期目的,不擇手段體現在選擇時機、戰略、方法上,天時、地利、人和每個層次皆可用,其中最省力、最有效果的就是“搶人頭”。

 比如英雄聯盟的遊戲,刺客角色最容易收割人頭,等到別人把對方打殘,上去“搶人頭”,等對方敵人殘血時,上去擊殺,叫“落井下石”,刺客不能幹“雪中送炭”的事,莫逸信擅長數據挖掘,但心腸不夠狠毒,慾望也不強,所以最終成了“淹留仕路之人”。

 “數據”“信息”用在恰當的時機,用在適合的人身上,往往會起到萬千倍的效果。

 指紋雖然號稱數據之王,但只能證明指紋紋線是某人所留,不能證明某人就是罪犯,指紋也是數據信息,莫逸信就是使用數據信息的專家,數據信息用在關鍵點上必然能達到“刺客”的效果。

 宋鴻兵的著作《貨幣戰爭》很精彩,有人評論作者誇大其詞,放大了羅斯才爾德家族資本的力量,說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本不可能控制全球的政治金融,這些論點論證起來太過龐大,用例證的方式總歸是片面之詞。

 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爆發,對於歐洲金融界而言這是一個關係到億萬人資產的大戰,勝利者將獲得巨大的財富。

 就在滑鐵盧的周邊,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商業間諜也對戰場進行了密切地監視,他們不斷地將第一手情報通過特定的渠道傳回倫敦的內森手中。

 到了傍晚時分,一個名為羅斯伍茲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情報人員目睹了法軍的大敗,拿破崙的法軍雖未徹底崩潰,但卻敗局已定。

 羅斯伍茲馬上騎快馬趕到布魯塞爾,然後轉道前往奧斯坦德港,此時早已有標註有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船隻正在等候。

 雖然英吉利海峽航行狀況十分惡劣,但是這艘船隻依然不顧眾人的阻攔連夜出發,經過一夜有驚無險的航行後終於抵達英國的福克斯頓。

 1815年6月19日清晨,羅斯伍茲在倫敦見到了早已等候多時的內森,但是內森僅僅只是快速瀏覽了戰報的標題便起身離去,快馬趕往倫敦股票交易所。

 當內森趕到倫敦股票交易所時,翹首以盼的眾人迅速恢復了安靜,內森坐在被稱為“羅斯柴爾德支柱”的座位上一言不發。

 此時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交易員一聲不響地衝到交易臺前開始大筆拋售英國公債,圍觀眾人一片譁然,轉瞬之間價值數十萬美金的英國公債拋入市場,公債價格迅速降低。

 眾人均以為內森已經獲得了英軍戰敗的消息,爭先恐後的開始拋售英國公債,僅僅數個小時之後英國公債的價格已經徹底崩潰,票面價值僅剩下百分之五。

 此時內森依然沒有任何反應,但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交易員卻開始爭先恐後地搶購著市面上可以看到的所有英國公債。

 1815年6月21日夜,威靈頓公爵報捷的信使趕到倫敦,拿破崙的法軍經過八小時的激戰後損失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拿破崙已經無力迴天,英國公債價格暴漲。

 僅僅一天之內,內森已經賺到了超過之前所持有英國公債價值二十倍的財富,總價值甚至超過了拿破崙和威林頓二十年來戰爭財富的總和。

 滑鐵盧戰役英軍雖然戰勝了法軍,但是內森卻因此成為了英國最大的債權人,英格蘭銀行和英國公債的發行都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所控制。

 如此一來,英國政府徵收的稅務變成了內森的私人財富,英國政府不得不繼續向內森借貸,不僅需要支付百分之八的高昂利息,所有本息還必須以金幣支付。

 而且因為大量公債被內森持有,內森已經成為了公債價格的實際操控者,左右了整個英國的貨幣供應量,英國的經濟命脈被內森牢牢掌控,英王則徹底淪為傀儡。

 以上內容摘抄自原作者著作,完美詮釋了“數據刺客”即“信息刺客”顛倒乾坤的強大力量。

 內心強大的內森沒有把真實消息公佈於眾,製造恐慌、譁眾取寵,而是公開拋售英國公債,釋放並傳播英國戰敗的暗示,英國公債價格下跌之際,安排交易員暗中大量收購從而獲得大量英國公債,隨著英國戰勝法國的真實消息傳來,英國公債價格大幅上漲,羅斯才爾德家族的財富倍數級增長,又通過英國公債控制了英國的經濟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