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人才啊!

“一個‘兩’的戰車數量不變,隨行步兵進行增加,包含戰車組成員在內,擴增到七十五人。”

 “如此這般,同為一個作戰單位,我方可參戰人員便是敵軍的三倍。”

 “君上,臣以為納賦之人,需另有要求。”

 “何等家族,納賦之人需有多寡披甲。若是未能達到披甲數量,給予警告,下次再犯便罰金。”

 欒書進行了一系列的彙報,講得是怎麼來擴軍,並且對以後各個家族納賦做出了相關的要求。

 現場的人不多,晉君獳肯定需要在場,要不然欒書彙報給誰聽?郤錡和樓令、智罃也在。

 對於智罃怎麼會參與進來,一開始肯定是會被審視,後來晉君獳、欒書和郤錡發現智罃就是個湊人頭性質,默認了智罃參與進來的事實。

 那是樓令主動將功勞分潤給智罃,不會影響到其餘人的利益,只要智罃不壞事,倒是沒有人會拒絕。

 尤其是對晉君獳來說,有智罃參與進來算是一件好事。

 畢竟,智首是中軍佐,上軍將則是旬庚。

 破壞卿位排序繼承這種事情,幹一次兩次也就夠了,幹得多了必然要將原有秩序瓦解掉。

 在這個一場風寒都會要了人小命的時代,沒有人是絕對的安全。

 所以,晉君獳在認定改革對晉國有利之後,一定希望欒書之後,擔任中軍將的人可以將定好的制度繼續執行下去。

 在那一種前提下,智罃參與進來,等於這件事情上有旬氏的參與,無論以後是智首或旬庚接任中軍將職位,想來新制度是能夠得到延續的?

 晉君獳等欒書闡述完,問道:“有跟其餘幾位卿進行過溝通嗎?”

 欒書一時間安靜下來。

 改變軍隊編制是一件大事,決不是晉君獳或欒書願意就能夠最終敲定下來。

 然後,晉君獳在不久之前才設立三個新軍,任命了六位臨時的卿大夫。

 如果欒書剛才講的方案得到通過,晉國不可能維持六個軍團的規模,一定要有人連臨時卿位都坐不上了。

 那等於是有人的利益將會出現受損,他們怎麼可能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