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做一回先鋒

日子過得有條不紊,不管外面正在發生著什麼大事,龍口村的日子過得相對平穩。

 按照節氣該播種時播種,該施肥時施肥。可是再勤快也是看天吃飯,每回為了從上面弄點化肥下來村與村之間爭爭搶配額幾乎都要打起來。

 大六在農大讀書,學得是果木的的栽培技術,他寫信給高爸說是現在有一種高產的雜交水稻正在試產,別的地方已經試驗成功比老品種的產量要高出至少一倍。

 高爸拉著村支書找到公社,想讓上面出面去弄點種子下來,龍口村願意配合推廣試種。

 現在什麼都是統籌規劃,想要做個出頭鳥都沒有機會,但可以去努力爭取一下,不是誰都有勇氣做先鋒的。

 也不知跑了多少趟打了多少報告反正在早稻禾種下泥前弄到了大概一百多畝地的禾種,幾個村幹部天天開會選好了地方打上木樁開始試驗。

 現在的農田就沒有空閒的時候,一年要種兩季水稻,晚稻收了還要種一季的油菜,或是白菜蘿蔔,等白菜蘿蔔收了還要種一季的土豆,土豆收了就可以趕上早稻插秧。一年四季沒有停歇的時候。

 現在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油菜花正開得正旺,天氣也是早晚溫度適宜,處於一年中最舒服的季節,不冷不熱萬物復甦。

 每年的這個時候村裡人只要閒下來都會上山覓食。竹筍、蕨菜吃不完就曬起來高老五牽線再賣給縣裡的收購站,這一年的鹽錢是很輕鬆就能換回來。

 李念卿不知走了什麼門路竟由公社跑腿的變成了縣供銷售的跑腿採購,當然是臨時沒有編制的那種,現在乾的就是南貨北調的事。

 後來聽老五說是因為他的妹妹在南方當兵,寄了好些海貨水產回來,李念卿就拿著這個送了人情然後就自動請命說是願意幫著去南方沿海城市聯繫這些特產回來銷售,反正在他弄回來一大車的海帶蝦米之後就成了縣供銷的臨時採購。

 走時帶著從各村鎮收集的一些乾貨順帶再夾帶一些自己收的來回這麼跑兩趟就能賺回別人幾年的死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