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道 作品

第232章 退位(第2頁)




    鬱宛面無表情,“額駙就在你身後,你不怕他聽見?”



    阿木爾嘖聲:“額娘又唬我,我可沒那麼好騙。”



    以前鬱宛就常拿這招嚇她,弄得她跟小太監多說兩句話都疑神疑鬼——明明額駙看著挺沉穩的,怎麼背地裡醋勁那麼大?怕是從小酸菜吃多了吧。



    阿木爾笑嘻嘻道:“我跟他說好了,今天不回家睡,他可不敢管我。”



    身後傳來輕輕兩聲咳嗽。



    阿木爾僵著臉轉過頭去,不是納蘭寧致還能是誰?



    這回可真叫逮了個正著,偏被他聽見自己誇讚豐紳殷德,明知道額駙跟和珅父子都不對付。



    可她就是單純欣賞一下皮相呀。



    阿木爾向鬱宛投來求助的眼光。



    鬱宛表示愛莫能助,不過還是讓早鶯去府上開解了兩句,其實她知道寧致不會拿阿木爾怎麼樣的——讀書人就只會自個兒生悶氣,偏偏阿木爾一見他情緒低沉,自個兒就心虛了,結果依舊得鬱宛或者皇帝從中調停。



    鬱宛只想表示,你倆小年輕鬧歸鬧,別叫旁人吃狗糧成不?



    她跟乾隆倒是幾十年來沒紅過臉,即便有什麼隔閡,打一架就又和好如初了——當然是在床上妖精打架。



    那種文雅含蓄的鬧彆扭方式,她真不懂。



    乾隆五十七年,愉貴妃病終,鬱宛請旨將婉妃晉為貴妃,小鈕祜祿氏晉為誠妃,統領後宮這些年,她只專心貫徹一條宗旨,跟她混有肉吃,瞧瞧,多得人望呀!



    乾隆顧不上理會,只擺了擺手讓鬱宛自便,他老人家正忙著撰寫《御製十全記》。



    該書記載了乾隆執政期間的十次重大軍事行動,如平準噶爾、平回部、攻打大小金川等,都是值得後世稱頌的傑出戰役,雖然皇帝一次都沒御駕親征過,但不妨礙這些功勞都是他的。



    對此,鬱宛沒什麼可說的,比起雍正帝晚年鬧出《大義迷覺錄》那樣越描越黑的笑話,乾隆此舉就純屬小菜一碟了,不就是歌功頌德麼,等他舒心了,底下百姓也就太平了——當然其中不乏文過飾非、諱敗揚勝之處,這些,就只能留待街頭巷尾竊竊私語了。



    幹完這件事,乾隆方才心情大暢,三年後駕臨勤政殿,正式宣佈建儲密旨,立十五阿哥永琰為皇太子,明年歸政——雖說皇帝自覺身子尚算康健,可他當初登基時就曾發下宏願,不敢與皇瑪法比肩,康熙爺在位六十一年,對他來說,滿六十年也已足夠了。



    為了明正太子身份,魏佳氏依例也應追封為皇后,不過乾隆頒詔前仍有些猶豫,尤其是對鬱宛。在他心裡魏佳氏遠不及宛兒,又怎能讓宛兒居於人下?



    鬱宛笑道:“臣妾是這樣斤斤計較之人麼?何況臣妾曾在太后娘娘床畔前起過誓,終身不敢肖想皇后之位,萬歲爺若一意孤行,那才是讓臣妾難做呢。”



    根本她也不想當什麼皇后,魏佳氏已死,她又是位分最高之人,誰都壓不到她頭上,何況本朝以孝治天下,難道因她不是嫡母,後來的皇帝就敢不尊重她了?



    她更有一重考量,若皇帝這會子仗著心血來潮冊封了她,來日她豈非得跟孝賢孝儀慧賢淑嘉哲憫等人一齊擠裕陵地宮去,想想都有些古怪——都能湊兩桌麻將了。



    相比之下,她寧願將來另起一墓,獨門獨戶的還更自在。



    乾隆沒料到她是這麼想的,臉上罕見地有些感傷,但還是勉強笑道:“朕倒不知你如此信守承諾。”



    鬱宛道:“臣妾一直都言而有信,倒是萬歲爺怎這樣善變,您不是答應要跟臣妾長長久久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