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無衣 作品

第459章 熟人小區的好處(第2頁)

 剛吃過晚飯,小廣場上聚集了很多人。

 有集中在東北角健身器材角落裡的,這些人一般都是上了年紀,過來鍛鍊身體的。

 有分散在不同角落裡,三五成群聊天的,這些人往往是家裡婦女。她們閒聊的同時,時不時地用餘光去看一下自家孩子。

 小孩子們則在小廣場上四處瘋跑,認識的、不認識的,很快就能玩到一起去,廣場上空迴盪著他們清脆開心的笑聲。

 小廣場附近的街道兩旁,樓底的陰影處,也圍著好幾夥人,都是上了年紀的人聚在一起閒聊。

 趙會彬和孫桂芳各自找到了認識的人,加入到不同的閒聊隊伍當中。

 趙詠薇看著兩人很快融入進去,和梁文斌牽手往小區門外走去。

 走到小區門口,街道兩旁是超市和平價菜店,還有一些其他的小飯店、理髮店,藥店、甚至還有五金商店。

 商店門口公共停車位上,沒見到幾輛車,卻看到幾戶人家在圍著小炭爐燒烤。

 經過的人當中,有關係親密的人,主人家主動招呼:“過來吃一口唄。”

 “不了,我吃完飯了。”

 “吃完就不能再吃了?少吃點,不佔肚子。”

 主人家讓自己媳婦或是孩子給準備碗筷,他起身把人拽到炭爐跟前。

 “上哪兒去?你有急事嗎?沒有吧。”他知道對方有晚飯過後散步的習慣。

 不等對方搖頭,他直接就安排好了,“行了,看你那不慌不忙的樣子,肯定沒有急事。既然沒有,就坐下來吃兩口。”

 礙於主人家的熱情,對方往往在兩三次之後仍推辭不掉時,就會坐下來,陪著吃上一會兒。

 倒是不在乎能吃多少東西,而是給對方一個面子。

 梁文斌看得出神,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在他老家那邊從來沒碰到過吃飯吃一半,把路過的人拽上桌子的情況。

 雖然在北京那些年沒有看到過,但趙詠薇對這樣的事情早就習以為常。

 “以前住農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敞著大門,尤其是夏天的時候,閒屋裡熱吃飯的時候桌子經常擺在院子裡,鄰居經過就能看到,到彼此家裡做客吃飯再平常不過了。”

 不過,隨著拆遷大家都搬上了樓房,家家戶戶門窗緊閉,鄰里之間來往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