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渚 作品

第184章 管理

這是多少年積累下來的所謂“傳統”。

一直以來,官員是飽讀詩書出來的文人居多。只要是文人,就免不了詩文唱和,在文采上彼此較勁。

而且高官裡面,書讀得就越好,文采燦然的。

他們平時裡看的就是文鄒鄒的詩書,自然也就更偏好文鄒鄒的。

大多數時候大多數地方大多數官員是幹不出來什麼經天緯地的大事。

而大多數人呢,在處理實際事情的時候,哪怕兢兢業業,能維持一個地方正常運轉,完成了上頭交辦的事兒,就已經很好,是沒有那麼多政績的。

就算他想幹,但手頭就那麼點人,財力也就那麼多,是幹不出來太大的事。

但上面看他幹得好不好,就是問這個官員要成績的。

沒有怎麼辦?

那就吹啊!

用一堆新鮮華美的字眼把原本就芝麻粒大的政績吹成一大朵花。

上頭也不可能跑下來,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去看。

就算是跑下來的,也是被帶去最光鮮的地方看一個大概。

大多數時候,上峰是從下頭報上來的文案去判斷一個地方治理的好壞。

文采好的,詞語新鮮的,總是能更對文人出身的上峰口味,也就更佔巧。

下屬們也樂於用這種文字向上頭表達自個絕對的服從。

就這麼一年年一朝朝積攢下來,整個朝堂的文風就這樣了。

而且當一種成為主流後,就會天然去排斥其他小眾的。

人在人群裡,大多數時候會自然選擇一模一樣的,這樣合群嘛!

而且當官嘛,跟著前例來,總不會大錯。

就算上峰挑毛病,拿出前例如此的話來,也能迴旋一二。

所以,哪怕歷代皇帝就說,要文字簡單點,但真的沒人會這麼幹。

到底皇帝也是當代大儒教出來的,文化素養是很高的。

他也是更欣賞這類文風的摺子。

不過,這類文風,乾平帝是真不喜歡。

因為,朝臣們寫得太深奧了,他是真的看不懂。

這不能怪他。

乾平帝幼時是仁濟之亂,就沒機會好好讀書。

再後來,他是跟著陸皇后的。

陸皇后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