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海觀音 作品

第110章 入股友商:華盛集團要當狼王(第2頁)



    新型顯像管,新型壓縮機,新型電機,智能控制芯片,新材料,新噴漆工藝等等。



    看看自己,再看看華盛,華盛集團在這些技術上,真的做到了遙遙領先,直接吊打他們。



    而華盛集團也趁著這次技術展示,向很多廠家提出了入股的要求。以技術和資金入股,如果合作成功後,這些品牌將會參與到百思買和其他一些合作中來。



    如果合作不成功,那就不好意思了。在華盛集團這邊,要麼是合作商,要麼是競爭者。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以華盛集團現在的資金和技術,進那個行業,那個行業就得死。



    哪怕長虹廠也一樣,長虹廠現在是國內電視圈的老大,在國內電視機的市場份額中佔了一半還多。



    但是如果華盛集團真的自己進軍電視機領域,憑藉新型顯像管和華盛集團掌握的其他技術,再加上華盛集團恐怖的資金,絕對能把長虹廠直接幹殘。



    其實也正因為有如此實力,華盛集團才不願意親自下場做這事。



    如果華盛集團什麼產業都幹,那規模就太恐怖了。到時候華盛集團在很多人心裡,那就不是領頭羊了,可能就變成一種威脅了。憑藉技術和資金,華盛集團可以形成別樣的壟斷。



    恐怕到時候會有人覺得華盛集團就是一頭巨鯨,一鯨落,萬物生。徐華盛可不願意華盛集團成為這樣的存在。



    所以對於華盛集團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找一些國內有潛力的企業,用技術和資金入股,自己佔點股份,同時用技術和資金扶持這些企業快速壯大成為行業巨頭,先穩定國內,再去國外搶吃的,有錢一起賺。



    這樣一來,華盛集團的位置立刻就變得不一樣了。



    就從獨裁者,變成扶持弱小的領頭羊企業,變成了帶頭老大哥。



    這就是格局,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的格局。未來,華盛集團會不斷的拓展新業務,當然也會不斷的出售舊業務。



    比如星耀品牌,現在先做著,未來可能就直接獨立出去,脫離華盛集團的體系,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



    其他一些不太高端的產業,未來也會隨著公司的壯大而慢慢等剝離。



    行動,各家公司行動都非常的迅速。



    沒辦法,這是大事啊。他們也想借助華盛集團的資金和技術,提升自己公司的實力。更何況合作談好以後,可能立刻就有大單子等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