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安萌 作品

第12章 平西督軍(第2頁)

 


    連日來,吳丞相發覺莫將軍請戰奏章越發頻繁,恐國主不戰之心有變,且朝堂上,不戰之言越來越少,便心有餘悸,朝堂上,當國主再次提及莫將軍請戰一事。
 


    不待眾人發言,吳丞相馬上上前一步“以微臣之見,出戰也非不可看”。
 


    聽言眾人皆露出不可思議的目光,就連國主也吃驚的問道“愛卿不是一直以來都反對我軍主動出戰,今日怎得改變意見了呢”?
 


    吳丞相恭敬的回稟“稟國主,微臣皆以我大夏子民為重,無論是邊城民眾還是我大夏將士,日前微臣反對戰事,是恐我大夏將士殞命,今日考慮出戰,也是為了我大夏邊城民眾的長治久安,然微臣以為此刻出戰並非良機”。
 


    “此話怎講”國主問道。
 


    “以微臣愚見,邊城詳情如何,國主以及各位同僚皆是從奏報中得知,並非對邊境戰事瞭如指掌,莫將軍已出戰五年之久,五年以來未曾返家探望家人,實屬我大夏第一忠臣,也是邊城平叛第一功臣,邊城冬日即將來臨,多年的征戰邊城必當糧草匱乏,為表我大夏朝庭以及所有臣民對莫將軍的獎賞,國主可派人前往頒佈嘉獎詔書,同時為邊城將士運送糧草及物資,同時安排妥當之人為監軍,共同商議禦敵之策,如若可出兵討伐,亦可並肩作戰,如若需繼續鎮守,或可讓莫將軍將監軍培養為異邦的又一強勁對手,此番不但提高了我大夏國站立,也可以緩解莫將軍被困邊城多年的困局,減輕莫將軍帶兵的壓力,亦可早日回朝為國主分憂”吳丞相繼續道。
 


    國主沉思片刻,道“眾卿覺得此法是否可行”。
 


    朝堂之上議論紛紛,多數認為此法甚好。
 


    眾臣的反應,國主看在眼裡,繼續道“那這監軍之位,眾卿可有合適人選”。
 


    吳丞相又一次上前,道“稟國主,微臣以為趙將軍最合適不過,趙將軍年富力強,曾在國主御駕親征之時救駕有功,雖未經歷西北戰場,但在南方戰場上頗有建樹,此次若派他而行,日後必為我大夏國再添一員徵北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