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第 246 章

 247

 雖然如果抓住間門諜,就又立了一件大功,但是易寒星真心希望自己只是想多了,因為一旦葛博的未婚妻真的是間門諜,那麼意味著葛博和很多科研戰線的同志們已經不經意透露了非常多的秘密,很可能不僅臺灣,連美國人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但是易寒星卻難以抱有僥倖心理,因為在易寒星穿越前回國時參加高中同學聚會的時候,還聽同學說過臺灣間門諜竊取科研機密的情況。

 其實這些情況國家相關部門和黨媒都在公眾平臺上發佈過,臺灣這邊經常會派間門諜接觸保密科研機構的人員,而相關人員正是因為不夠有戒心,經常會向好朋友、男女朋友透露一些他們覺得無關緊要不需要保密的消息。

 易寒星之所以知道的這麼清楚,是因為中學讀的是理科的競賽班,班裡不乏大佬一直搞科學研究,博士畢業進的都是研究所或者在大學擔任教職,正好是博士後找工作的時候。

 聚會的時候有同學吐槽說自己當年大學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臺灣間門諜的事情,媒體上也沒有什麼大範圍的反諜報道,導致自己當年暑假去臺灣旅遊了兩三週,現在想要進研究所,政審的時候被單位各種審查,生怕他在那不到一個月裡被臺灣發展了,他還認識一個倒黴蛋,當年大學去臺灣交換過一個學期,要不是專業水平實在過硬,可能什麼研究所都進不去。

 當時易寒星等人都當做一件趣事聽了,還打趣了一番倒黴的同學,但是現在想起來,易寒星總覺得這些手段似曾相識。

 沒多久,易寒星就知道了結果——自己果然沒多想,葛博的未婚妻真的有問題!

 呂衛國如實告訴易寒星:“我們前些天已經查到葛博未婚妻的問題,同時也對葛博同志進行了甄別,基本能確定他應該是沒有間門諜傾向的,葛博同志是一名老黨員,也是非常根正苗紅的科研工作者,但是因為他平時透露了一些消息,所以我們之後會對他進行誡勉談話,給予警告處分,並且他還需要做書面檢討。”

 被呂衛國叫來提前聽這個消息的人主要為幾位領隊的科學家小組長,另外就是發現了問題的易寒星,大家聽到這個消息,不由都沉默了一會兒。

 葛博沒有問題這件事情,易寒星是猜到了的,葛博家裡只是一個住在上海貧民窟的普通家庭,父親拉黃包車,母親給人洗衣服換錢,還有個姐姐是紡織女工,在葛博小時候,有上海的有志人士舉辦了廉價的愛心小學,學校只收非常低廉的學費,還出借書本,只需要學生家裡買紙筆,葛博就這麼被送去了讀書。

 在愛心小學裡,葛博被老師們發現了天賦,不僅記憶力極佳,任何東西看三五遍就能倒背如流,還極具數理天賦,在被老師們開小灶之後,二年級就學完了整個小學數學的內容。

 愛心小學的老師本來多數都是拿著稍低於正常學校的薪酬擔任教師職務的,本身對國家的教育事業有著貢獻一份力的想法,師德都非常過關,老師們出於對孩子天賦的珍惜,給葛博額外開了許多小灶,幫著葛博考上了一所願意提供全額獎學金和生活費的中學。

 也是在這所中學裡面,葛博認識了家裡條件很不錯的未婚妻,並且成為了當時是風雲人物的未婚妻的舔狗之一,只是當時未婚妻可看不上窮小子出身的葛博,等葛博考上大學、跟隨西遷去西南聯大之後,兩人就斷了聯繫。

 在西南聯大,葛博被老師發展為工農黨員,等葛博完成研究生學業的時候,日本已經投降,葛博便跟著學校回了上海,成為了一名大學老師。

 也是在這個時候,未婚妻和葛博再次聯繫上,等全國解放之後,地位掉了一個兒的未婚妻和葛博在一起了。

 說起來葛博心裡應該也清楚,原本看不上自己未婚妻會重新看上自己,有她家中落魄但是自己變得有錢有地位的原因在,但是男人這種生物嘛,其實並沒有很排斥女人拜金,之所以會有那麼多人怒罵譴責拜金女,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有掌握權力和金錢。

 葛博也是這樣,雖然知道未婚妻很可能是看上了自己的經濟和身份,但是葛博覺得可以理解,畢竟未婚妻從小就是個大小姐,之前自己一個貧民窟出來的窮小子,也看不出以後除了變成窮教書的還能有什麼前途,人家看不上自己也很正常,現在國內形勢不同,無產階級當家,而且工農黨很重視科學研究,未婚妻重新發現了自己的好也是正常的。

 易寒星分析了一波葛博的思想歷程,只覺得葛博可惜,可惜他還是喜歡年少時喜歡的人,本來以為能收穫幸福,卻所託非人,但凡未婚妻不是間門諜,哪怕真的是個資產階級大小姐,葛博好歹能幸福個十幾年,雖然不知道十幾年後國內形勢如何,但是葛博出身三代貧農、為人憨厚肯吃虧,按理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易寒星轉念一想,這對於葛博來說,也許是塞翁失馬?不娶一個資產階級的大小姐,焉知會不會反而是福呢?

 覺得葛博可惜的不僅僅是易寒星一個人,也有科學家為他惋惜。

 “我是搞研究的。”一個老科學家說:“年輕的時候一直有人喊我書呆子,我是真的不懂這些事情,平時一心就是理論和實驗數據,葛博這孩子其實和我有一些像,有些搞科研的同志能夠同時兼顧好科研和其他事項,但是我們能做好科研已經費盡全力了,真的不擅長人際交往,如果是我的話,年輕的時候碰到我喜歡的女孩子,我也不會想到人家是故意接近我套話才做我女朋友,這件事情其實難以避免,所以組織上要處罰葛博,是不是太重了些?”

 老科學家開口了,有人認同,幫忙說情道:“是啊!這種事情怎麼想得到呢?這也不能怪他。”

 葛博的組長也求情:“對啊!警告處分給出來,孩子的履歷也不好看。”

 有的人卻覺得這個處分給的對:“不管是有心無心,他造成了國家科研線條損失是事實,正是因為他沒有主觀故意,才是最輕微的警告,如果一個處分都不給,怎麼起到告誡後人的作用?正是因為有這個案例在,日後大家才會謹言慎行,一點點和專業、工作有關的事情都不能和任何家人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