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 206 章(第2頁)

 “姓名?”

 “陳月望。”

 “年齡?”

 “24。”

 “專業?”

 “自動控制。”

 “家庭成員情況?”

 “父親陳祖曜,洛杉磯經商,母親早逝。”易寒星迴答道。

 審問的人皺了皺眉頭:“兄弟姐妹和丈夫呢?”

 “大哥和二弟在加州理工,三弟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四弟在南加州大學,五弟在洛杉磯讀小學,二妹已婚家庭婦女,二妹夫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三妹四妹在洛杉磯讀中學,沒結婚,沒丈夫。”易寒星迴答的言簡意賅。

 “你家人倒是挺喜歡讀書的。”審查人員問著。

 “家學淵源。”易寒星說道:“何況華國人自古以來就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易寒星這句話說的是中文,問她問題的人不由看向自己的同伴——反派探長:“她說了什麼?”

 “一句華國的古話,說是所有的工作都比不上讀書。”反派探長回答了一句:“她是想和你說明為什麼她的家人都很喜歡讀書。”

 “行吧。”問問題的人想著,這個也不是很重要,於是開始了下一個問題:“你24歲,沒有丈夫?”

 易寒星忍不住白眼:“你怎麼不問問我24歲的男同學們,他們大多也沒有妻子啊!”

 “這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易寒星一副底氣十足的樣子懟道:“他們是讀書佔用太多時間沒工夫找對象,那我們女性讀的也是一樣的書,難道個個都是天才不用花時間?我們時間也花在讀書上,沒找到對象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你這是性別歧視!”

 雖然這時候美國還不講究什麼政治正確,但是女權運動也確實是如火如荼,特別是二戰時期,很多女性在戰爭年代貢獻了力量,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更加想要爭取配合自己付出的地位。

 是以易寒星這麼一說,審查人員心裡就給她下了個判斷:女權主義者。

 這麼一來,對方忽然理解了易寒星沒對象,在審查人員看來,一個女權主義者,找不到丈夫才是正常的,反而不再詢問這一點。

 這兩關過去之後,按照上一輪的經驗,易寒星猜測對方應該是要繼續問交友情況、同學們的情況,通過不同人的口供排查疑點,找到有問題的人。

 對此,已經經歷過一輪審查的易寒星並不擔憂,並且已經打好了腹稿,準備回答自己的交友情況。

 但是這次詢問的人中有華國探長,只見他拍了拍同事,取代同事開口問道:“陳小姐是山西人?”

 “陝西,不是山西。”易寒星糾正著,心裡一咯噔,但還是面不改色:“外國人總是將兩個讀音當做一個。”

 反派探長點了點頭:“說起來你們老家是不是離工農黨的地盤挺近的?延安是在陝西還是山西來著?”

 易寒星立馬明白過來反派探長懷疑什麼。

 “你什麼意思?”易寒星適當地扮演了一名高智商又敏感的研究人員:“你懷疑我是工農黨?”

 “不不不。”反派探長說著:“我就是想,像是陳小姐這種可能接觸過華國工農黨的人,能不能給我們提供什麼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