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所求(第2頁)



    此時夜色正濃,天上一輪明月清光濯濯,將凝月崖照得格外清雅。



    崖上一株桑樹閃動青光,鶴髮老嫗從中走出。



    那桑姥姥恭敬的行了一禮,“拜見上神。”



    寧遠雙手合十,含笑還了一禮。



    “善信不必多禮,此番卻是要謝過善信維護之言。”



    那魚女也從水中躍出,聞言暗道:‘果真如我所料,這人腦後圓光隱有佛家般若性光之韻,莫不是行菩薩道的佛門大士?若真如此,此番機緣著實不淺。’



    白寄真忙上前見禮,復又說明其中緣由。



    此時的寧遠身負明光,腦後懸有一輪皎潔淨月,可謂是派頭十足。額前法眼一睜,便知曉白寄真所求為何。



    這魚女已是功行圓滿,足以飛昇天界。只是她出身異類,並未積累足夠的善功,就算僥倖度過雷劫,也只能去往第一重太皇黃曾天、第二重太明玉完天這等下天中做個無名小仙。



    雖說也算是得了正果,不必再受生老病死輪迴之苦。可這天上也不是沒有紛爭,似她這等異類修士飛昇上去,法力道行都是末流,自然會被人看輕。這等小仙在偌大的三十三重天中不過是底層人物,誰都可以對他們呼來喝去,與灑掃樓臺、護持儀仗的僕役無甚區別,只是有個仙官玉女的名號,好聽些罷了。



    更不用說天規森嚴,那天條可不是開玩笑的,但凡有個差錯便是觸犯天條!輕則受頓皮肉之苦,重則褫奪好不容易修持才得來的功果,被貶為凡人。



    是以此界修行有成之輩多有不飛昇的,而是在凡間廝混,寧願頂著一千五百年一次的天劫也要做個無拘無束的散仙。



    “晚輩所修持的九品水源經已無前路,還請大士開示。”



    說著,這魚女就重重的跪了下去。



    寧遠卻只覺得頭疼不已。此界修行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四境,在往上便是羽化飛昇,可稱仙人。



    若只論功果,他在天庭可尊為上神,佛門可為菩薩,道門可稱上仙。但若要論起法力,在不動用木杖和金罐的情況下,他也只比這差著善功就可飛昇的魚女強的有限。再者他對此界修行之法並不瞭解,貿然出言怕是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