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 作品

第315章 新一輪的利益交換(第2頁)

 


    舉薦,即察舉制
 


    具體的方式,便是讀書人朝權貴府上投卷,若是讀書人投的內容被權貴看上,權貴便會對這個讀書人進行第一輪面試。
 


    面試過了,權貴便會將這個讀書人舉薦到君王面前,由君王來決定他應該去做什麼事情。
 


    為什麼北方的世家門閥能夠把持地方官府的大多數職位?
 


    便是因為他們擁有舉薦的權利。
 


    舉薦的都是自己人,不能把持地方才有鬼了。
 


    李讓作為大唐世襲罔替的侯爺,自然也有這個權力。
 


    儘管他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動用過這個權力。但那是因為他寧缺毋濫的性格,寧可空著,也不隨意舉薦。
 


    畢竟,當你舉薦一個人為官的時候,別人就會默認這個人屬於你這個派系。
 


    舉薦的人爭氣還好,要是不爭氣,就容易成為政敵攻訐自己的理由。
 


    這是顧氏對李讓的訴求。
 


    當然,作為交換,顧氏會幫助李讓的人鑑別運河之上的船隊。
 


    哪些是已經有主的,哪些是可以招攬的,顧氏都會一一告知侯府的人手,並順帶將李讓這一路上的安危給管了。
 


    理清了這其中的得失之後,李讓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顧遠山的交易。
 


    他沒理由不答應。
 


    顧氏知道他聯絡運河之上的船隊,不選擇以此作為要挾李讓的把柄,而是藉此提出和李讓交易,已經是一種君子行為。
 


    他若是不答應,顧氏或許也不會將此事說出去。
 


    但顧氏不說,不代表江南其他人不說。
 


    運河上又不止顧氏有船隊,其他家也有。
 


    此刻,李讓甚至有點慶幸,慶幸這件事情在沒有做成之前暴雷,也慶幸爆出的雷點被顧氏發現並告知了他。
 


    若是顧氏瞞著此事不說,萬一有一天顧氏和李讓成為了政敵,此事極有可能成為顧氏刺向李讓的一柄利刃。
 


    別小看這些小事,許多驚天的大陰謀,導火索很可能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歷史上著名的二桃殺三士,金刀計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