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第2頁)

 而社民黨的溫和政策就是在一鏟子一鏟子把這個已經埋下的種子剷出來扔掉。

 可惜的是,不論他們如何討論德國社民黨有多麼的可惡,他們什麼都做不到,過去阿爾伯特對工人運動的高壓政策讓德國工團勢力大大削弱無法掀起大浪,而現在德國社民黨又讓德國工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們倒向工團主義的可能性大大減少。

 六月十七號,一封匿名信被送到了柏林最大的中立報社《柏林日報》總編的桌子上,第二天,六月十八號,《柏林日報》刊登了宰相與施萊歇爾爭吵的具體內容。

 爭吵的具體內容再次讓德國社會產生了新的波瀾,其他地區的報紙爭相轉發《柏林日報》的內容,更多的人知道了爭吵的具體內容。

 宰相與施萊歇爾的爭吵讓人們感到無比驚訝,在他們眼中宰相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溫和的人,在此之前任何媒體對宰相的報道都從是這麼評價這位年輕的社民黨宰相,而在看了《柏林日報》的報道之後他們也明白了,這位社民黨宰相併不像表面看起來一樣溫和。

 而更讓人們感到震驚的就要數林尚舟那與進行獨裁十分相似的話語,這樣一句話與林尚舟與德皇的友好關係讓德國社會里產生了這樣的聲音“所謂的社民黨宰相其實是獨裁者”,這樣的聲音隨著《前進報》的後續報道而變小了很多,但不論如何,這樣的想法出現在德國並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