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千金 作品

第360章孫守文主動搭腔(第2頁)

    醫療界不少成名的專家,嘴皮子其實都不差,論文寫不好,噴人又噴不好的醫生,在業內是很難出頭的。

    因為兢兢業業的做手術或者看病,最多也只能在自家醫院有名氣,想要破圈,還是要有拿得出手的學術論文,也要能噴人。

    像不少副高以上的醫生,四處參加各種醫學會議,加入各種社會性團體,其實也都是為自己揚名。

    默默無聞,低調不吭聲,那肯定只能當牛做馬,這在很多行業都是如此,不僅僅是醫療行業。

    而且在很多時候,你的醫療方案想要從方案變成實踐,從理論成為實踐,那也是需要說服他人的。

    鄭仁軍在南方沿海一帶的名氣就不小,這一點從鄭仁軍上午和方彥的辯論就能看出來,無論鄭仁軍說的是不是正確的,但是最起碼一直都是站得住腳的。

    “我現在倒是有點期待明年方彥帶著醫療小組去福州了。”

    方彥走進會議室,也正好看到了鄭仁軍,鄭仁軍看了一眼方彥,並沒有吭聲。

    正如不少人說的那樣,任何的雄辯,都要建立在一定的事實的基礎上,上午方彥在喬慧琳的事情上,明顯壓了鄭仁軍一頭。

    無論怎麼說,鄭仁軍也是成名的專家,主任醫師,已經五十六歲的人了,而方彥也就二十六七歲,足足比鄭仁軍小了近三十歲。

    這麼大的年齡差距,鄭仁軍卻沒能-->>
                                         
看出問題,方彥看出來了,鄭仁軍但凡還要點臉,下面肯定是沒臉再和方彥爭辯了。

    雖說沒看出問題的並不止鄭仁軍一個人,可當時方彥問了鄭仁軍,並沒有問其他人,其他人怎麼可能承認?

    反正傅宏盛都沒吭聲,你難道敢說傅宏盛也不如方彥?

    鄭仁軍都覺得自己很倒黴,他也就是針對孫守文說的情況說了幾句,竟然被方彥給盯上了。

    鄭仁軍人稱鄭噴子,和人對噴,還很少有落下風的時候,但是這個噴人也要看對象呀,和方彥一個小年輕爭辯,有什麼意義?

    贏了那是理所應當,輸了反而丟人現眼。

    要不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呢,年輕人也有年輕人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