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物JW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這還是人嗎?(第2頁)

 張公子面對兩個人的防守,同樣沒有第一時間出球,而是以一敵二迎了上去,甚至還把速度降了下來,只是他的腳下控球頻率卻快的驚人。

 “糟糕,他的腳下頻率這麼快?”

 “我該不該出腳?”

 這種速度不快,但頻率過快的盤帶,一時間讓魏新和李明都陷入了糾結。

 他們不知道是該出腳斷球,還是且戰且退?

 張得勝可不會給他們好好思索的機會,逼近到兩人面前後,突然右腳向外撥球,打算從李明的外側方向突破。

 李明急忙向後退去,但是突到一半的張得勝,忽然改為腳內側扣球,一個快到讓人眼花的牛尾巴過人,居然將突破的路線改成了李明倉惶後退時,不得不讓出來的那塊區域。

 這個突然的變故讓兩人都反應不過來,竟是眼睜睜的看著張得勝見縫插針,直接從他們的中間帶球穿梭而過。

 最讓李明和魏新鬱悶的是,他們整個過程根本沒有下腳的機會,張得勝每一次控球都讓他們看得到卻摸不到,甚至看上去有點像主動給他讓出一條路來。

 當然了,他們可以直接從背後鏟腿。

 但像這種惡劣的犯規,歐洲球員都很少對他使用,因為一鏟就是紅牌!

 他們今天又是在這樣舉國矚目的場合上,那就更沒法用了,因為張得勝那雙腿他們真是賠不起!

 這tm可是11億啊!

 誰敢從背後鏟?

 那是真有可能被買命啊!

 但老實說,就算他們敢鏟,張得勝也不擔心自己受傷,因為他的每一步控球和盤帶都能隨時銜接跳水動作。

 他那種快到極致的腳下頻率,實際上就是引誘對方出腳。

 那時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一趴,憑他的反應和體質,最嚴重也就是受點硬傷罷了。

 如果沒有這一手本事,他一箇中國天才早就在歐洲被廢了。

 但既然一隊的球員不敢鏟他,那張得勝的突破就更加如魚得水了。

 這次一突破,中國隊的禁區外面已經沒人能再攔截他了,甚至禁區內也只剩下張耀坤和孫祥,外加一個剛剛跑回禁區,還處於背對著他狀態的肇俊哲。

 “傳球了!”

 現場解說驚呼一聲,因為張得勝這球傳得非常極限,同時又非常巧妙!

 他居然直接從肇俊哲的腳後跟不遠處,把球傳到了正好從右側插入禁區的李維腳下。

 肇俊哲根本不知道足球剛才就擦著自己的腳後跟傳到了李維腳下,張得勝剛才在一瞬間看到他的背身狀態後,就這麼略帶羞辱性的把球直接傳了過去。

 李維接球后很想騷一下,但還是強壓住了這股躁動,一接一傳之後不敢耽擱,趕緊把球送到了小禁區,他已經看到蒂亞戈跑出了機會。

 這時的蒂亞戈已經憑藉爆發力擺脫了張耀坤衝進了小禁區,面對身側的緊追不捨,以及面前果斷出擊的李雲飛,他直接一腳憑感覺的剷射。

 “好撲!”

 劉雲飛在同樣一次下意識的倒地伸腿擋球中,整個戰力居然瞬間突破到了80,然後直接用小腿把球擋了出去

 “臥槽,吸了?”

 張得勝見到劉雲飛做出了一次世界級的撲救後,第一時間冒出了這個詞!

 但隨後就搖了搖頭,因為劉雲飛的天賦從系統上看,就是比孔小川強了不少。

 劉雲飛的極限天賦甚至達到了89,孔小川的極限天賦才僅僅84。

 中國隊死裡逃生,澳門隊開出角球后,開場就因為一次世界級撲救而突破的劉雲飛,直接衝到張得勝的面前把球摘了下來。

 劉雲飛的身高不算突出,很多人覺得這是他無法成為世界級門將的劣勢。

 但實際上183cm對於門將來說並不一定會成為限制,這個身高只要反應夠快,移動能力突出,彈跳足夠好,那在小禁區內甚至比高個子門將更有優勢。

 如果能在這些基礎上再有一對驚人的臂展和大手,那就比身高190cm的門將還要有優勢了。


 艾弗森人品雖然拉胯,但他那種身高才180cm,但是臂展卻有195cm左右的身材,同時爆發力和彈跳又驚人的運動天賦,如果放在一個門將身上,那才是歷史級的天賦。

 劉雲飛的靜態身體天賦自然沒有那麼出色,不過他確實是狀態型門將,即便基本功有很多問題,但是狀態來了還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

 五分鐘後,張得勝在左側禁區外直接晃倒了拼掉老命的魏新,隨後當著鄭智的面就是一腳外腳背抽射!

 鄭智這時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防守張得勝的內切上,根本就沒想到會有人在這個位置上射門,這tm能有角度嗎?

 不好意思,還真有!

 張得勝這腳外腳背抽射質量頗高,足球劃出一道前所未有的倒C型弧線,直打球門的右側!

 劉雲飛的靜態身體天賦雖然沒有那麼好,但他的腳步移動確實很出色,騰空之後身體極其舒展,居然把張公子這腳“準世界波”給撲了出去。

 張得勝見到連這球都被撲出來了,心中對於這個毒門將更加惋惜了。

 他這球雖然沒有抽到球門的死角,皮球落點的高度也不是特別高。

 但是一般的門將還真撲不出來,小子日和小棒子的那兩個首發門將,這球就多半撲不出來。

 這個劉雲飛在天賦上絕對碾壓那兩人,剛才突破後戰力也徹底追上來了,而這還不算他真正的巔峰期,這會他畢竟只有25歲。

 但是一隊的球迷這時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門將發揮越好,往往就越是說明球隊的防守出了問題。

 當然中國隊的防守不是自己出了問題,而是對面的個人能力和團隊配合太難頂了。

 阿里漢在場邊只這麼一會兒就急得團團亂轉,他們賽前與冒號們一塊制定的以攻代守戰術,此時根本就沒有攻出去的機會。

 他實際上已經委婉的指出這種一廂情願的戰術並不具備執行性,因為以攻代守的前提是能攻的出去,但問題就是他們壓根攻不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