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白的 作品

第五百七十八章 科學和迷信(第3頁)


你用正確的邏輯推導、驗算、觀測出一個結果,即使這個結果證明天上真的有雷公電母,並且經過邏輯縝密地研究發現,祭拜他們可以避免被噼,那這個過程和結果也是科學的,而非迷信的,眾人驗證過真偽後就可以去祭拜了。

但是如果你是直接猜測,猜測天空沒有雷公電母,反而臆想出來天空裡有無數小球在摩擦從而有雷電產生,臆想之後不加驗證就大肆宣揚,然後和眾人說不用去祭拜,那些小球產生的電不會無緣無故噼你,那這種沒有邏輯和思維的滿口胡編亂造就是迷信的,而非科學的。

科學,一種智慧和思維的工具。

它不是牛頓定律,不是愛因斯坦學說,不是儒學,不是陰陽學,也不是林可學過的物理化學生物。

它,就是一個工具,幫助人觀測世界並具象和表達的工具。

僅此而已。

當然了,林可相信在這一世,迷信的人會少很多,說那種“有些事你不得不信”、“信一點總比不信好”的人也少了很多。

起碼林可認識的人中,基本都是具有一定邏輯能力和思維力的人。

想到這裡,林可笑了笑,內心中對於科學這個工具和真理這個終點目標的定位和認識也更加清晰了。

他也非常開心地看向自家奧夫老師,為自家老師能夠找到為之奮鬥終生的理想和信念而開心。

然而就在這時,一二辯手的發言結束,也意味著其他辯手開始發揮了。

這個辯論採取的並不是前世那種簡短精煉的辯論,畢竟納森格職業者們精力更加旺盛,能夠維持更長時間的辯論。

而且對於納森格來說,是否規定命題顯得並沒有必要。

起碼在沒有富有爭議話題出現之前,沒有必要為了辯論而辯論。

所以,採取的是回合制。

每個回合,都有不同的規矩。

比如第一回合,是雙方主辯手的稱述話題,對於自己的某種學說、理念、思想、實驗等等進行陳述。

然後第二個回合,是雙方辯手可以互相指出對方話題裡的缺點、不足、不妥和不合理之處,指出得越多,分數越多。

第三個回合,則是雙方辯手對剛剛被指出的點一一進行回應,如果反駁得邏輯通暢、言之有理,那不就不扣分,還會加分,甚至扣對方的分,反之亦然。

第四個回合,兩方的最終辯手為這一次己方的發言做總結,包括對面提了哪些缺點,而己方又回應並辯駁了些什麼,以及對面在回答己方問題時沒有回答出來的點有哪些。

四個回合過後,評委席會將自己對於這次辯論的加分和扣分狀況展示出來,僅供參考。

畢竟對於很多缺點或是反駁的話,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想法。

辯論賽的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中激發的思考和感悟。

所以,最後辯論賽的勝負並不會公佈出來,觀眾心中也自然會對這次辯論賽的勝負有自己的看法。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能在此次辯論中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