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笑餘生 作品

第631章 百萬大軍

“哼,北楚王何必著急。我契丹大軍在此坐鎮,難道還怕他秦狄敢來刺殺你不成。”

 說話的這人叫耶律指顏,契丹大汗耶律齊輝的堂弟,根正苗紅的契丹皇室。四十來歲,驍勇善戰。

 此次受王命,任契丹兵馬大元帥,統帥大軍三十萬,前來突厥境內。名義上是助秦浩復國,實則是想借機,侵佔大漢疆域,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耶律將軍此言差矣,這裡是我突厥境內,縱使他秦狄的膽子再大,也不敢擅自闖入突厥。我朝國力,不比你契丹差多少,保護北楚王的安全,沒有任何問題。依本元帥看,耶律將軍還是揮師南下,直入郴州吧。”

 身為東道主的阿史那庫魯,年齡比耶律指顏小兩歲。他雖不是突厥皇室,卻在突厥有著超高的地位與聲望。十餘年,他率領突厥大軍,東征西討,吞併了不少草原上的部落。

 如果沒有阿史那庫魯,也不可能有今日的突厥。

 十餘年前,契丹的大軍完全有能力碾壓突厥,甚至可以吊打兩個突厥。當時的兩國衝突不斷,正是因為阿史那庫魯的上位,對契丹造成重創,戰局發生扭轉,疆土逐漸擴張。

 如今契丹與突厥和平相處五年,可以說阿史那庫魯功不可沒。

 五年的修生養息,突厥國力飛漲,直追塞北第一大國,契丹。

 當初契丹大汗不攻打大漢,其中就有這些考慮。誰也說不準,突厥人會不會趁著契丹攻打漢朝之際,順勢入侵契丹。

 而突厥可汗自然也有這樣的考慮,雙方都覬覦大漢疆土,想分一杯羹,卻又都擔心,對方會趁機偷襲自己。

 他們的相互制衡,給了秦狄滅掉越國的機會。

 後來派遣到京都的使臣被殺,令他們意識到,若是再這樣僵持下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漢日益強盛。若真到那一天,想要對付大漢,那就太難了。

 於是,兩國派遣使臣洽談,共商討伐大漢的計劃,恰逢此時,秦浩出現在遼源的消息,傳到了他們的耳中。

 對他們來說,秦浩的出現,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一枚棋子,用此來制衡大漢,名正言順。

 雙方國君當場達成協議,分別出兵三十萬,扶持秦浩自立為王,開啟征討大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