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笑餘生 作品

第307章 郾城(第2頁)



    沙哲話音剛落,派去探查漢軍敵情的斥候統領,健步如飛的來到眾人面前。



    “啟奏君主,現已探明,漢軍已經抵達宛城,據此近三百里。”



    得到斥候的回答,沙哲臉上泛起冷笑。



    “哼,宛城,秦狄倒是很會選地方。”



    對於越國的地勢,他不用看地圖就瞭如指掌。



    宮陽以西五十里,便是一大片沼澤地,綿延百里。穿過沼澤地後,再行幾十裡,才是宛城。大軍想要穿過百里沼澤,最少需要兩天的時間。



    “傳寡人旨意,大軍在城外休整一夜,明日天亮出發。兩日內,必須抵達要郾城。”



    郾城,位於宛城以東四十里處,是進入沼澤地的最後一座城池。幾十年前,越國前君主沙郾下令,修建一條貫穿沼澤地的官道,其目的就是打通一條連接西北的道路。而這裡,便是當年工人的大營。



    隨著修路工程的展開,這裡聚集的民夫越來越多。當時的越國掌舵人一看,人都聚集了幾十萬,索性將這裡建立了一座城。



    由於下令修建城池的人是沙郾,待城池建好後,便取名為郾城。至此,在越國的地圖上,多出了一個郾城。



    城池雖然不大,人口卻有五萬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當年修路民夫遺留下的後代,在此繁衍生息。



    為了獎賞他們的功績,沙郾曾下旨,免除郾城百姓三代人的賦稅。也正是因為這條政令,讓更多人的選擇留在此地。



    這樣的小城,隨著人口的暴增,城內的治安也變得混亂。越國朝廷也曾派人接管郾城,可是沒過多久,前來任職的官員就會死於非命。



    一個死也就算了,朝廷派來的官員一個接一個的死,那誰還敢主動來這裡送死。



    時間一長,這裡也就成為了一座棄城。雖然歸屬越國,但城內卻沒有一名越國官員。



    後來由城內百姓推舉,選德高望重之輩,擔任郾城城主。



    其實按照秦狄最初的計劃,也曾想過攻下郾城,以此作為防禦沙哲的第一道防線。後來聽說了城內的狀況後,衡量再三,放棄了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