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27章 取捨(第2頁)

否則的話,大漢的戰馬,現在還真不一定能補回來。

張包聽到這些話,知道關將軍早已打算好了,當下點了點頭:

“三娘既已有決斷,那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就是。”

他吐出一口長氣,看了一眼關將軍,心裡微微一嘆氣。

堂堂大漢左驃騎將軍,又是軍中老將,捅出這麼一個大婁子,居然還要一個女子站出來救急。

還想苛求什麼?

一念至此,就連張包都忍不住地對魏延有些怨氣。

安排完河東的一切,關將軍在兩日後,終於等到了渡過大河的北軍和虎騎軍。

她沒有片刻停留,留下軍令,讓尚還在大河西邊的武衛、無前、突陳三軍,渡河之後,歸張包節制。

然後自己就帶領大漢眼下僅有的戰略機動騎軍,向著北邊急馳而去。

正當關將軍領軍馳援太原的時候,馮都護也終於從武關道的群山裡鑽了出來。

沒辦法,盛夏多雨,常見山洪,武關道大部又都是山徑,行不得快馬。

“中都護?中都護可在?”

武關城裡,早幾日就守在這裡的董允,看著一隊人馬進入關口,連忙上前大聲詢問。

“嗯?”

馮都護循聲望去,看到老熟人,心裡同樣是一喜,越眾而出:

“董侍中?你如何在這裡?上黨戰事如何了?”

董允看著渾身上下都是沾滿了泥水的人站了出來,呼喚自己的名字,連忙定眼一看,不由地大吃一驚:

“中都護,你怎麼……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

怪不得自己一直沒有認出中都護。

但見眼前的中都護,渾身上下,簡直沒有一處是乾淨的。

就連頭上,也濺了不少泥水。

有的甚至已經呈白色,顯然是已經乾透了,牢牢地粘在頭髮上。

如此狼狽模樣,讓董允敢相信這就是大漢都督內外軍的中都護?

馮都護咧嘴一笑,還好,牙齒是乾淨的:

“得知上黨有變,我趕路趕得太急,哪知山路又太滑,故而路上摔了好幾跤。”

董允一聽,再看中都護的模樣,心裡頭頓時就是一陣激盪。

但見他忍不住走上前,不顧泥水沾手,用力地握住馮都護的雙臂,動情道: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國亂,則思忠義之士也!”

“中都護心憂國事如是,可謂大漢樑柱!”

聽到董允說出這個話,中都護非但沒有高興,心頭反而是咯噔一下:

“董侍中,上黨那邊,可是出了什麼大事?”

董允看到馮都護這等反應,心裡更是感慨。

他拉著馮都護,走出幾丈遠,讓左右都莫要跟上,這才把上黨之事和長安的安排都細講了一遍。

然後說道:

“中都護,陛下先是派人急召中都護退兵,又派我守在這裡等候中都護。”

“就是想告知中都護,戰事緊急,如無必要,可以不用進入長安面見天子。”

董允說著,從懷裡拿出天子詔,說道:

“陛下詔令在此,同時允還帶來了節杖,中都護持詔令與節杖,可直接調動關中幷州河東一切兵馬。”

“軍中有敢不聽號令者,六百石以下,中都護可直接斬之,六百石以上,中都護可解其兵權而縛之。”

聽到董允這個話,再看到天子詔令,馮都護下意識地想要整衣冠,叩拜接旨。

誰料到這一整,直接就是沾了滿手泥。

這才想起自己現在這模樣,可不適合接天子詔令,他有些尷尬地看向董允:

“咳,董侍中,要不,容我先沐浴後,你再宣讀陛下的詔令?”

董允也跟著笑了一下:

“中都護這一路趕來,大是辛苦,確實應該先去沐浴一番。”

“不過陛下的詔令嘛,方才我就算是宣讀過了,畢竟現在戰事緊急,一切以戰事為重,其餘從簡。”

“而且陛下還在長安等待中都護的消息,我要儘快趕回長安稟報,以安朝堂上下之心。”

馮都護一聽,頓時大是意外:

“董侍中就這麼回去?”

董允看到了中都護,似乎終於可以把吊著的心放了下來,但見他笑了笑:

“不回去還留在這裡做什麼?難道還要聽聽中都護打算如何退敵?”

馮都護露出一副“難道不應該正該如此”的神情。

“依允之愚見,論起領軍,整個大漢,無一人能與中都護相比。”

董允指了指自己,“莫說是允,就是魏文長,亦當屈中都護之下。”

一年前,魏文長欲再興戰事,中都護則力言時機未至。

終是魏文長得了宮中的支持,又成立河東都督府,中都護不得已巡視邊疆以避鋒芒。

誰能料到上黨戰事竟糜爛至此,最終還是要中都護府出來收拾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