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2頁)

頗是精彩。

最後不知是想起了什麼,終還是把木盒子放到了桉几上,打開。

但見盒子最上面,放著一張紙,上面赫然寫著:陰陽和合丹。

孫權看到這個名字,童孔一縮,勐地轉身,從一個不易被人發現的暗格裡,拿出一個冊子:

《八荒六合唯我長生訣(丹藥篇)》。

翻開第一頁,但見上面寫著: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故天道恆在,而人道常滅。

天道恆在者,衡也;人道常滅者,失衡也。

萬物起於陰陽,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陰陽和合,衡之至理也。

人分陰陽,男女是也。

……

是故尋仙問道,須仙侶並修,以互調陰陽,世人不明,愚矣!

這《八荒六合唯我長生訣(丹藥篇)》的開篇,孫權不知看過多少回。

所以他一看到“陰陽和合丹”,就立刻想起了自己在哪裡看到過。

“陰陽和合,衡之至理……陰陽和合,衡之至理……”

孫權的目光,再次落到被打開的盒子上。

準確地說,是盯著“陰陽和合丹”這五個字。

他的臉上,出現了極為掙扎的神色。

對於一直在秘密苦苦尋仙問道的孫權來說,馮大司馬送來的這個東西,絕對是個極大的誘惑。

但他的眼前,彷彿有某個人在戲謔地看著自己:

你敢試試嗎?

孫權捏緊了手裡的《八荒六合唯我長生訣(丹藥篇)》,從喉嚨裡發了一聲野獸般的低吼:

“馮明文!”

他這是在試探!

馮明文他絕對是在試探自己。

他已經在懷疑自己得到有關他師門的秘錄。

再想起劉禪讓人轉送自己的話,孫權忍不住地低聲怒罵:

“劉禪,吾與汝父在赤壁打敗曹操百萬大軍的時候,汝口尚乳臭,安睡於襁褓。”

“若非有劉備與諸葛亮餘澤,汝安能有今日?也敢這般與我說話!”

罵完劉禪,又罵馮某人:

“馮永,不過逍遙派棄徒耳!偷師門之秘,潛逃於人世,仗其所學,禍亂天下,賊子!惡賊!”

別人不知道,你以為我不知道,你使毒計血洗南中,讓南中白骨累累,究竟是為了什麼!

還不就是為了古滇國蟲谷裡的那枚鳳凰膽?!

“欺我?你以為你能欺得了我?”

……

罵歸罵,但孫權看到那“陰陽和合丸”時,眼底卻是不可遏制地泛起了不易察覺的熾熱。

因為他明白,以馮某人的深謀遠慮,除了試探自己,未必沒有另外一種可能。

那就是這真的是一份大禮。

至少對拿到了《八荒六合唯我長生訣(丹藥篇)》,知道某些大秘密的自己來說,這就是一份大禮。

他想讓自己收下這份大禮,然後順其情理,答應他提出的要求。

“哼!”

對於馮某人的這等舉動,孫權自然是又惱又怒,卻又不得不承認,他真的有些心動了。

心底深處的某個秘密慾望,在不斷地膨脹,讓孫權一時間,竟是不捨得立刻丟棄這個木盒子。

最終,他還是神差鬼使般伸出手,拿起了那張紙。

“我只是看看,看看馮明文究竟想要搞什麼鬼……”

他嘴裡唸叨著,一邊開始看紙上的內容。

只是當他看完後,臉上反而是露出些許奇怪的神情。

“不是服用的?”

若是直接服用的丹藥,孫權說不得看完之後就束之高閣了。

但上面寫著“沐浴淨身,與仙侶處於靜室,再燃丹藥作燻,丹煙起,陰陽動,動以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

孫權頓時就是想起了一本尋道之書:

《周易參同契》!

所謂的“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正是出自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

原來馮明文竟是與早年傳說在山中帶著弟子成仙的魏伯陽,是同出一門!

你道為何孫權一眼就能作出這個判斷?

原來,魏伯陽本名魏翱,字伯陽,正是吳國會稽上虞人氏,著有《周易參同契》。

會稽現在還流傳著他的傳說呢,孫權能不知道嗎?

魏伯陽此人出身高門望族,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閒居養性,時人莫知。

其學極為博雜,且無人知曉師從何處。

曾率三弟子周燮、馮良、虞巡,及一白狗入上虞鳳鳴山鳳鳴洞煉丹。

他知其中二人心不誠,故而在神丹出爐之時,對三位弟子說道:

“金丹雖成,當先試之。今試飴犬,犬即飛者,可服之,若犬死者,則不可服也。”

言畢,拿出毒丹給白犬一試,白犬果然倒地而亡。

伯陽乃問弟子曰:

“作丹惟恐不成,丹即成,而犬食之即死,恐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復如犬,為之奈何?”

弟子曰:“先生當服之否?”

伯陽曰:“吾背違世俗,委家入山,不得仙道,亦不復歸,死之與生,吾當服之耳。”

伯陽乃服丹,丹入口即死。

弟子顧相謂曰:“作丹欲長生,而服之即死,當奈何?”

獨有弟子虞巡曰:“吾師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將無有意耶?”

亦乃服丹,即復死。

餘二弟子周燮、馮良乃相謂曰:“所以作丹者,欲求長生,今服即死,焉用此為?若不服此,自可數十年在世間活也。”

遂不服,乃共出山,欲為伯陽及死弟子求市棺木。

二人去後,伯陽即起,將所服丹內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成仙而去。

後有入山伐木之樵夫遇之,魏伯陽乃作書與鄉里,寄謝二弟子,弟子方乃懊恨。

魏伯陽作參同契,其說似解周易,其實假借爻象,以論作丹,其意隱諱無比。

而世人不知神仙之事,強行解之,殊失大旨。

別的不說,單單是修仙第一步的這個“煉精”,精從何而至,就是眾說紛紜。

孫權想到這裡,又思及一事,頓時就是渾身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