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2頁)

  關興搖頭:

  “算啦,話雖這麼說沒錯,但做人做事,又何須太滿?”

  “這一戰若是贏了,那我恐怕就不能在短時間內從北軍中抽身。”

  哪有打贏了仗反而要換將的道理?

  就算是不考慮將領本人的意見,難道還不考慮底下將士的意見?

  “而若是敗了,咳,當然,我自然是不覺得大漢會敗。我的意思是說,假如啊,假如真敗事,那我豈不成領軍無能,被迫離開的人?”

  關興少有令名,在關家在蜀地被人嫌棄的時候,仍是一直受到丞相的看重,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關興把話說開,彷彿終於放下了心裡的石頭,他搖了搖頭:

  “以前我還一直不服氣,畢竟你是女兒身,又嫁了人家,就算是頂了一個關索的名頭,但振興關家之事,終究還是得讓我來才是。”

  “哪知道現在看看,世人只知關家四郎之名,卻未聞關家還有一個關興。”

  “這軍中啊,我是比不過你了,倒不如及早抽身,立足朝堂。”

  “以後我們兄妹二人,一文一武,也算是大漢關家的一段佳話。”

  鎮東將軍心裡的滋味本來還有些複雜,哪知聽到最後,卻又忍不住地笑了出來。

  “阿兄能看得開,小妹倒是不好再說什麼了。卻不知阿兄這一次不打算前去,又讓何人領北軍?”

  關興既然早就在考慮這個事情,自然是所決定:

  “平北將軍馬仲華(即馬岱,借超三國志所載),南北二軍初建時,本就有西涼軍老卒。”

  “雖說這些年已經不剩幾個了,但南北軍能建起來,馬家從涼州帶過來的那點騎卒,起了不少作用。”

  “現在馬仲華是北軍軍中司馬,讓他領軍隨你前往河東,正是合適。”

  “唔,平北將軍嗎?”

  鎮東將軍沉吟了一下,目光閃了一閃,最終是緩緩地點了點頭:

  “倒也是個好人選。”

  之所以說是個好人選,不僅僅是因為馬岱軍中老人的身份。

  還因為馬岱的身份。

  斄鄉侯(即馬超)之女馬氏,嫁給了安平王(即劉禪之弟劉理)。筆趣庫

  而趙老將軍的妻室,正是寵愛趙三千的趙馬氏。

  很明顯,馬岱是個多方都能接受的人選。

  就在這時,只聽得外頭侍衛喊話:

  “虎騎軍趙將軍到!”

  兩人抬頭看去,趙廣正腳下生風地進入議事廳。

  趙廣得知自己這一回能領軍出征,本來滿臉的興奮之色,走路都恨不得要飛起來。

  但他一看到主位上的關將軍,就如同被人揪住了後脖頸:

  “末將拜見鎮東將軍!”

  “坐吧。”

  “謝將軍!”

  隨後,武衛軍主將張翼,無前軍主將張就,突陳軍主將胡遵,也都先後趕來。

  張翼出任中軍八軍之一的主將,很好理解。

  此人不但是蜀地大族出身,而且還是在先帝平定蜀地時就投靠了大漢。

  歷任梓潼、廣漢、蜀郡三郡太守。

  最後出任庲降都督,雖然期間執法太過嚴厲,引起南中夷人的反彈,朝廷不得不把召回朝中。

  但其人忠心為國是不用置疑的。

  至於張就,則是涼州大族的代表。

  張就的父親張恭在涼州久有盛名,深受涼州士吏擁戴,最後帶領涼州士吏投降大漢。

  張就性情堅韌剛烈,受朝廷之託,出使西域數年。

  不但維護了漢室在西域的威信,同時也讓絲綢之路保持了通暢。

  他從西域回來後,帶回了不少西域天馬,給大漢的養馬場注入新鮮血液。

  在涼州某些豪族懷有二心時,又態度堅決地擁護大漢,不惜在族內進行清洗。

  可謂是立場鮮明,經受住了種種考驗。

  至於胡遵,則算是關中大族的代表。

  胡遵乃是出自安定胡氏,蕭關一戰時,被馮都護逼降。

  不過他雖然是降將,但在蕭關一戰最緊要的關頭,他卻是出乎意料地決定在魏軍反撲時與安定同存亡。

  估計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的這一個決定,不但挽救了安定胡氏,而且還讓他一下子在大漢站住了腳跟。

  胡遵出任突陳軍的主將,雖然算是大漢想要儘快地在關中樹立起一個榜樣。

  但也足以證明大漢對他的信任。

  看到人到齊,鎮東將軍緩聲道:

  “軍情緊急,我就不說廢話了,想必大夥或多或少也聽到了上黨之事。”

  “如今上黨危急,而能立刻救援上黨者,莫過於在座諸位所領的中軍。”

  “故而我在陛下面前請命,親領中軍,以救上黨,此番召諸位前來,主要就是為了告知諸位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