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55章 玩一把大的


  雖說張翼和糜照,是在姜維和柳隱奪取函谷關兩日後才夜襲了茅津渡。

  但從函谷關送信到軹關道上的馮都護手上,要比從茅津渡遠了一日半的路程。

  所以馮都護幾乎是同時接到了這兩份戰報。

  “先生,函谷、陝縣這兩地一下,則洛陽唾手可得啊!”

  相比於馮都護的有些蒙逼,負責協助馮都護處理軍務的杜預,則是沒有考慮到那麼多,只見他欣喜若狂地說道。

  “唔,唔……”

  馮都護的目光,下意識地落到地圖上。

  杜預很是有眼色,連忙翻出洛陽一帶的地圖掛起來。

  洛陽的地圖,自然不是重新測繪的地圖,最多也就是個大概地形,而且比較抽象。

  連最基本的比例尺都沒有,只是估摸畫出一個相對距離。

  但大體上判斷一下目前南線的戰局,卻也是足夠了。

  從長安到洛陽,若是要走崤函古道的話,有三個地方最為險要,同時也最為重要。

  它們分別是潼關,函谷關,以及陝縣。

  從關中出兵向東,只要控制了陝縣以西,那麼基本就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因為崤函古道過了陝縣,就分成了一南一北兩條道:北崤道和南崤道。

  這兩條道皆是通往洛陽。

  前漢的孝武皇帝,廢秦函谷關,在東面三百里處重設新關,後人稱之為漢函谷關。

  此關是孝武皇帝為了增擴關中而設,行政意義遠重於軍事意義。

  漢函谷關,就是坐落北崤道上。

  而走南崤道的話,就可以直接繞過漢函谷關,直達洛陽。

  最重要的是,南崤道這一路上,可沒有什麼險關。

  只有宜安這麼一箇中等城池,根本起不到屏護洛陽的作用。

  故而熟知兵事的曹操,乾脆捨棄了漢函谷關。

  寧願在秦函谷關北邊十餘里的大河邊上,新建一個關樓,與秦函谷關共同組成一道防線。

  (地圖見末尾評論)

  雖說現在曹操所建的關樓,以及陝縣還沒有完全落入大漢的手中。

  但馮都護知道,這是遲早的事。

  說不定在魏賊看來,如果當真一定要失去這兩處險地,那還不如早早把這兩處的駐軍撤出來。

  只是這兩地駐軍後路被斷,眼看著既要丟地又要喪師,那才是最要命的。

  馮都護目光閃爍不定。

  眼下的戰局,已經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意料。

  或者說,幾路人馬的進展,出乎意料地順利。

  太原方向,司馬懿不戰而逃,關將軍已經領軍南下上黨。

  高平關方向,石包已經渡過了丹水,進逼長子。

  按照送回來的戰報分析,長子應該沒有多少守軍,說不定石包現在已經在長子城裡了。

  至於崤函古道方向的戰果……

  馮都護捏了捏手裡的兩份戰報,有些苦惱地揉了揉太陽穴。

  所以老子的參謀團制定了一堆計劃,有什麼用?

  老子辛辛苦苦在這軹關道里遊山玩水有什麼意義?

  “季彥!”

  “先生請吩咐。”

  裴秀連忙應道。

  “你替我擬一封送回長安的奏章,就說關中的糧食優先送往函谷關徵東將軍(即姜維)處。”

  “喏。”

  馮都護再看向杜預:“元凱,你也幫我擬一份軍令,謄抄兩份,一份送到茅津渡的安東將軍(即張翼)處,一份同樣是送到徵東將軍處。”

  “先生請說。”

  “讓徵東將軍和安東將軍拿下函谷關與陝縣後,兵合一處,以徵東將軍為正,安東將軍為副,視戰況而自主行動。”

  “喏。”

  兩個學生奮筆疾書,馮都護坐到了主帥的位置,目無焦點,手指輕輕地敲著桉幾,似乎在考慮著什麼。

  不一會兒,裴秀率先寫完了:

  “先生,請過目。”

  馮都護接過來看了一遍,點了點頭,直接蓋上自己的印章。

  封好之後,馮都護再吩咐道:

  “再寫一封信,送往高平關,讓他們儘快送到石中郎將手裡。”

  說到這裡,馮都護目光變得幽森起來:

  “就說後方糧草不足,讓他想辦法在上黨就食,想辦法自行解決軍中糧草問題。”

  裴秀聞言,身子微不可見地一顫,似乎想起了什麼不堪回想的往事。

  而正在抄寫第二份軍令杜預,手一抖,劃出長長一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