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41章 有才心切(第3頁)

  杜預聽到這個話,不由地微微瞪大了眼,似乎有些吃驚馮都護會說出這個話:

  “天下安有人能在平地與關將軍所率的鐵騎相爭耶?”

  這不單單是對關將軍有信心。

  同時也是對她所率的大漢鐵騎有信心。

  更別說還有虎騎軍作最後的保障。

  太原郡乃幷州最大的糧食產地,可謂一片坦途,騎軍隨意縱橫,賊子拿什麼跟關將軍打?

  看到杜預這個表情,馮都護忍不住地笑出聲來:

  “如此說來,太原無憂?”

  “依學生看來,確實無憂。”

  “那就有些奇怪了。”馮都護此時,臉上終於現出凝重之色,“若依你之見,賊人北上攻打晉陽乃是失策之舉。”

  “司馬懿好歹也算是知兵之人,他怎麼可能看不出此舉的危險之處?”

  “按理來說,他襲取了上黨之後,最好是立刻拿下高平關,如此,則可固守上黨。”

  “但現在一直遲遲未有他的消息,除了北上攻取太原之外,他還可能會在哪裡?”

  這個問題,終於難住了杜預。

  他張了張嘴,卻是沒能說出話來,因為他也無從解釋司馬懿的動機。

  他看了一眼神色有些凝重的山長,突然福至心靈,不由地壓低了聲音:

  “山長正是因為有此顧慮,所以這才故意拖延至今,莫不成就是在等關將軍的消息?”

  馮都護一怔,若有所思地看向杜預:“拖延?”

  杜預好不容易才得到這麼一個馮都護面前表現的機會,自是沒有絲毫藏拙。

  但見他鼓起勇氣,點破馮都護的心思:

  “山長自出山以來,領軍出征,深得兵法之要: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奔襲隴關,回戰街亭,逼降安定,回戰蕭關,征伐橋山,轉戰幷州,其勢如風如火,不可擋也。”

  “而上黨起戰事以來,山長卻是一反常態,動作遲緩,其實就是在等司馬懿的消息,欲知其意圖,對也不對?”

  聽到杜預這個話,馮都護收斂起臉上的神情,深深地看了對方一眼,然後不言不語地轉身,坐回帥位。

  杜預見到馮都護這般模樣,心頭咯噔一下,連忙退到下邊,肅手而立。

  營帳裡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杜預似乎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沒辦法,就算他再厲害,也不過是一個二十歲的郎君。

  在威震天下的馮都護的注視下,要說心裡頭沒有一絲緊張,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就在杜預想著自己是不是有些太過沖動的時候,馮都護終於開了口:

  “元凱的平生之志是什麼?”

  杜預沒想到馮都護突然問自己這個問題,不過他立刻下意識地回答道:

  “古人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非預所能企及,但有志立功與立言。”

  馮都護點頭:

  “能馬上回答出這個問題,可見你早已立志。”

  “所謂立功,就要拯厄除難,功濟於時;想要立言,須得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今四海沸騰,賊據各方,以行暴虐,民不聊生,難忍苛政,欲拯厄除難,功濟於時,則須領軍戡亂,平定諸賊。”

  馮都護放下長鞭,雙手按在案几上,傾身向前,盯著杜預,加重了語氣:

  “吾之志,亦是滅賊平亂,還天下清晏,保百姓安寧,令子孫不受戰亂之苦,三興漢室,復漢家威信,際天接地,無所不及。”

  說到這裡,他一字一頓地問道:

  “元凱,你可願意助我?”

  杜預的呼吸,一下子就變得粗重起來。

  這是大漢第一重臣,天下名將,開創了一代文風,獨佔天下八斗才氣,可能是當世最厲害的算學大師,山門子弟親自向自己發出的邀請。

  杜預只覺得熱血一下子就湧了上來,他只覺得腦門有些轟隆隆響。

  雙腿一軟,直接跪拜了下去:

  “弟子杜預,拜見先生!先生有勞,弟子願意服之。”

  言畢,三叩九拜,咚咚作響。

  馮都護坦然受了這一拜。

  這是他的第五個弟子——成為了梅夫人的某位大弟子不算在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