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37章 反攻,攻城(第2頁)

  所以在眼下這種時候,都督內外軍事的中都護府,在這個事情上,確實有極大的話語權。

  只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馮都護卻是搖頭道:

  “上黨之事,還是要等有司調查完了才能下結論,到時候自是要按國家之法行事。”

  “現在戰事吃緊,當務之急,還是要退敵為要,至少也要先穩定住局勢再說。”

  說到這裡,馮都護輕笑一聲,不知是冷笑還是嗤笑,亦或是想到其他什麼。

  “為將者,哪有不打敗仗的?即便是吳子,亦未勝之戰,若是僅以一戰之敗就定罪,何以服人?”

  無論是曹操、孫權,還是季漢的劉備,關羽,張飛,趙雲……

  有哪一個沒打過敗仗?

  百戰百勝,從無敗跡的將軍,那叫絕世名將,歷史上屈指可數。

  至於馮都護與魏延之間,可參考丞相與李嚴之事。

  諸葛亮當年對李嚴,都有“想忍為國”的時候,甚至一退再退。

  直至李嚴罪不可赦,這才怒而一舉罷黜之。

  當事人李嚴亦是心服認罪,不敢為自己辯論。

  饒是如此,後世都有人陰謀論,非要說是李嚴與丞相爭權失敗,丞相這才使了手段讓李嚴被貶為庶人。

  要為李嚴叫屈。

  人心險惡,不外如是。

  就李嚴當上輔政大臣以後的那些爛事,還用得著丞相去害他?

  馮都護自然不在意後世對自己的評價,畢竟他對自己身後的名聲已經不抱希望了。

  按他自己的估計,世家不整出十個八個野史來編排自己,都對不起自己這些年對世家的壓榨。

  但就算如此,他也不可能私下裡就給魏延這等老臣定罪。

  肯定是要堂堂正正行事,以理服人,免得落人口實。

  最重要的,是要一舉就蓋棺定論,至少在大漢時代,要做成鐵桉。

  聽到馮都護的話,張包還道是馮某人改性了。

  心狠手辣變成了心地善良。

  但是聽到馮都護的笑聲,再看此人面無表情,又想起妹夫說要是按國法行事。

  心裡頭頓時就覺得隱隱有些不太對。

  魏延和上黨之事,本來與他是沒有什麼關係。

  他本來也不想多說什麼。

  但偏偏自己在宮裡的妹妹卻與此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就算是再怎麼遲鈍,也知道真要有心深入追究,遲早是牽連到自己的那位皇后妹妹。

  去年的時候,他自然也知道,自己這位妹夫是受了不少氣。

  心狠手辣小文和啊!

  故而張包這才故意提起魏延,就是想要知道,小文和想要把這件事情做到哪一步。

  沒辦法,自己的兩位妹妹,一個嫁了天子,一個嫁了中都護。

  實是讓自己很為難啊。

  只聽得張包嘆息一聲:

  “中都護說得有理。只是魏延好歹也是大漢的老臣,這些年也為大漢立下不少功勞。”

  “此次大意失上黨,肯定是有過。功過之事,確實是要細加甄別才是。”

  “石仲容送回來的戰報中,倒是提起了魏延之子魏昌,說高平關能守住,此子也是有些功勞。”

  馮都護聞言,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張包,眼中有了然之色,似乎終於明白了什麼。

  臉上露出澹然的笑意,漫聲道:

  “阿兄,你可知當年丞相欲罷李正方時,曾讓我寫信給李浩軒(即李豐)?”

  張包一愣:“什麼?”

  “罷其父而用其子。”馮都護說著,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張包,“明白了麼?”

  張包有些茫然,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沒有明白。

  倒是張就,臉上露出讚許欽佩之色。

  皆言中都護心狠手辣,傳聞過矣!

  即便是面對政敵,亦不興株連,猶能按捺住私心,按國法行事,可謂心胸寬廣耶?

  “說起李正方,魏文長倒是與之有幾分性格相似。”

  馮都護終究還是忍不住地點評了一下,“兩人皆是私心過重,與同僚不和,偏偏又自視甚高。”

  “世間諸事,庸人多敗於惰,能人多敗於傲。”

  “故而就算再有才能,亦要謙遜行事。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啊!”

  張包這一回聽懂了,擊節稱讚道:

  “中都護此言,可謂至理耶?”

  馮都護搖頭:“我可不敢居功,這個話,可不是我說的。”

  “哦?那又是何位賢人所言?”

  馮都護瞟了他一眼:“自然是我師門先賢所言。”

  “呃,怪不得,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