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3頁)

  “明白了!”

  王含重重點頭,一抱拳,這才抓起長槊:

  “末將立刻就去!”

  “好,我亦會在關上整軍,隨時支應!”

  待王含離開後,石苞這才繼續看向關城下邊,眼中閃著精光。

  原本以為,這一招出其不意,最多隻是能讓賊軍措手不及,然後自己再看看有沒有機會把魏延等人接應回來。

  沒想到賊人居然輕易就給了自己這麼一個好機會。

  隆隆的戰鼓聲再起。

  這一回,不是在北邊的山上,而是在關城上。

  王含提著長槊,看著緩緩打開的城門,舉槊長呼:

  “殺賊!”

  “殺賊!”

  高平關內,三千最精銳的將士,舉刃高呼。

  他們不像突陳軍,多有新兵。

  也不像河東都督府,連遭打擊,士氣低迷。

  他們是中都護府特意派出來護衛工程營的精兵,戰意高昂。

  因為在這些時日裡,他們遭受了太多的憋屈。

  這一聲吶喊,他們似乎是要把心底,胸口的一切憋屈都發洩出來。….“轟!”

  城門被打開。

  “出城!”

  “喝喝喝!”

  在城頭守軍的掩護下,三千精兵喝喝有聲,踏著堅實的步伐,有條不紊地來到城外列陣。

  “牌盾兵!”

  “喝!”

  “弓弩手!”

  “喝!”

  無當飛軍!

  馮都護隨丞相第一次北伐時所領的兵種,再一次出現世人的面前。

  三千人,皆是身披鐵甲,每人都力大善射,奔走如飛,同時又悍不畏死,勇於貼身近戰。

  作為馮都護親自帶出來的精銳,這三千將士,個個都是久習戰陣的老兵,戰技嫻熟,老到刁鑽。

  更別說是這麼多年來,他們早已經是殺慣了人,血濺於頰,伸出舌頭舔了舔,露出如同惡魔一般的笑容,讓人感覺到發自骨子的狠絕。

  在奔滾如潮的攻勢中,弓弩手與刀排手自發散做三五成群的小隊,相互交替掩護。

  魏軍雖有防備漢軍從關城內衝出,但沒想到,關城內還藏著這麼一支久蓄精銳的驕兵悍將。

  箭如雨下,就算是有流矢穿入甲內,最嚴重亦不過是透甲而刮傷外皮。

  對於這三千人來說,外皮傷那也叫傷?

  原本為了引誘城內守軍出城,魏軍非但沒有挖出壕溝,甚至連拒馬都是漫不經心地堆成。

  眼見滾滾鐵流轟然逼近,漢魏雙方前排人馬轟然相撞。

  然後,魏軍整列整隊向後退去。

  隨著戰鼓的急促,攻勢也在加速,嫻熟地乘著間隙,反覆戳插出去鍁翻刺倒。

  但凡有敢拼死抵抗者,皆是被狂頂上的長槍狠狠刺倒。

  “刺!”

  “殺!”

  “挑!”

  “殺!”

  同樣的口號,同樣的動作,在這些人做來,卻是有如機器般精密,整齊如一。

  即便飄起的血線,都那麼賞心悅目。

  被石苞及時抓住的空隙,很快就擴大成了巨大的漏洞。

  關城上的令旗再變,同時鼓聲密集響起。

  “轉!”

  “喝!”

  殺戮機器開始轉向。

  “報!將軍,不好啦,賊軍向這邊攻來了!”

  揹負著領旗的傳令兵,狼狽不堪地衝過親衛,摔倒在司馬師面前,大聲地喊道。

  “什麼賊軍?哪來的賊軍!”

  司馬師目之所及,確實看到了前方有些混亂。

  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會出這麼大的婁子。

  “從關城內衝出來的賊軍,前面,前面快要擋不住了。”

  “怎麼會這樣!”

  司馬師聞言,臉色大變!

  自己才在一刻前接到城內又有一支人馬衝出來的消息,怎麼就轉眼就要衝過來了?

  前面是紙糊的嗎?!

  ps:

  下面不要錢。

  常有書友提起鄧艾、姜維、石苞三人,說這三人都是歷史上的名人,能力也不相上下,為什麼待遇相差那麼大。

  其實這三人的命運,就是一個“選擇大於努力”的典型例子。

  鄧艾選擇了司馬懿,自然就只能是炮灰的命。

  姜維是丞相的人,所以是中規中矩。

  畢竟按原歷史上,姜維真正起勢,還得十餘年後,等費禕被刺殺身亡,他才能統領大軍北伐。

  在這之前,他要受到蔣琬費禕的節制,只能領萬把人騷擾一下北邊。

  而且本書中,他已經比歷史上快了很多。

  至於說為什麼土鱉為什麼不提拔姜維?

  以前姜維都是在諸葛亮麾下,哪輪得到土鱉說話?

  土鱉掌權才三年,這三年又沒有大戰。

  而且大封賞的時候,姜維已經封賞過了,哪有再提的道理?

  再說了,土鱉手底下那麼多人,他不去用,偏偏要去提拔姜維,你讓手底下的小弟怎麼想?

  當老大,就要有當老大的覺悟。

  否則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所以石苞因為抱緊了土鱉的大腿,自然是雞犬升天,運氣要比姜維強一些。

  在歷史上,鄧艾和石苞都是寒門出身,又同是司馬家的忠犬,然而下場卻是天差地別,說明石苞的確實會站隊。

  bq.

  甲青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