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26章 為難(第3頁)

“怪不得,風林火山,難知如陰,難知如陰啊!”

世人有傳,馮永麾下有風林火山四員大將。

風將關索,林將張嶷,火將趙廣。

唯有不動如山者,眾說紛紜,不知其名。

沒想到馮永竟是把他安排在了這裡!

錯不了,錯不了,肯定錯不了。

司馬懿此時,已經完全記起了自己是什麼時候聽說過王平之名。

鎮守關中的那些年,關中通往隴右最重要的關口隴關,正是由王平所守。

司馬懿當時可沒少派斥侯前往隴山各條道路查探。

隴關周圍,佈置嚴密,防備森嚴,由此可知王平防守之能。

隴右一戰時,世人的目光,皆是被街亭一戰所奪。

卻是忽略了,馮永在最緊急危難的時刻,乃是把自己的後路,完全交付到籍籍無名的王平手裡。

也就是說,從隴右一戰時算起,王平守隴關,一守就是七八年之久。

王平此人,若非深得馮明文信重,又怎麼可能會在無甚戰功的情況下,鎮守隴關這麼長時間?

“怪不得吾覺得耳熟,卻是一時想不起他是誰。”

司馬懿嘆息:

“大意了,大意了啊!馮明文深謀遠慮,果真是名不虛傳。”

馮明文乃天下名將,豈會看不出太原有兵力空虛之嫌?

他身為漢國中都護,有都督內外軍事之權,又豈會對此無動於衷?

所以最合理的解釋就是,王平根本就是馮明文安排在幷州的一招暗棋。

“好佈局,當真是好佈置!”

司馬懿思及此處關節,又不由地恨恨說道。

把默默無聞的王平放到幷州,既避免引人注意,又能達到事有萬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沒想到,自己反而成了效果!

司馬懿舉目望向不遠處的漢軍營寨,眼中閃著寒光:

“不動如山?老夫倒要看看,你能不動多久!”

“來人,擊鼓,進軍!”

……

就在僅餘三千來人的王平,陷入最兇險的關頭時,已經渡過大河的鎮東將軍關索,正在河東太守府內,面對著地圖發呆。

“將軍,蔣太守來了。”

“讓他進來。”

“喏。”

河東太守,蔣琬之子蔣斌,進入屋內,對著關將軍行禮:

“下官拜見鎮東將軍。”

“蔣府君不必多禮,且請坐。”

鎮東將軍轉身,回坐到椅子上,開口問道:

“這些日子,河東籌措糧草之事,如何了?”

蔣斌回道:

“稟鎮東將軍,自鎮東將軍從長安過來以後,河東諸個世家,聽聞聯合儲備局欲增席位之事,皆是踴躍不已。”

“短短數日,太守府已經記下了不少帳目,鎮東將軍可是要過目?”

關將軍搖了搖頭:

“上黨戰事,極為緊急,若非籌措糧草關係到大軍後面的行動,我豈有心情在這裡呆這麼長時間?”

“如今河東糧草之事已有眉目,我自然不能再在這裡呆下去。今日我就立刻啟程,前去聞喜。”

聞喜,正是張包所領的南軍駐紮之地。

早早就得知關將軍已至河東的張包,聽聞關將軍到來,連忙親自從軍營裡出來迎接:

“末將張,咳,張……”

“軍情緊急,張將軍就不須多禮了。”

鎮東將軍步伐匆匆,徑入軍營。

張包苦笑,連忙跟了上去。

入了帥帳,再無他人之後,鎮東將軍這才放緩了臉色:

“張家阿兄,軍情如何了?”

張包搖頭,神色有些闇然:

“軹關道的賊軍,是由蔣濟親自領軍,一直沒有退去,故而我不敢放鬆。”

嘆了一口氣,張包面有苦色:

“上黨雖曾有急信送來,但我卻不敢分兵前去救援。”

“阿兄的做法是對的。”鎮東將軍點頭,目光落到帥帳桉几上的地圖上,“寧失上黨,不失河東。”

她嘆了一口氣:

“從長安出發時,我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究竟是直接從河東前去高平關,還是從冠爵谷去太原?”

如今上黨大部已失,若是高平再失守,則從河東進入上黨的門戶,就徹底被封死。

但若賊人得知援軍兵至高平關,緊守長子,趁機調主力北上,攻取太原,則幷州危矣。

到時候援軍又得從高平關回頭,經冠爵谷前往太原。

司馬懿的突然偷襲,據上黨進可攻退可守,實是讓大漢在倉促之間,難以兩頭兼顧啊!

她的目光,定定地看向張包:

“阿兄,你可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