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38章 襄陽之戰(第3頁)

“吳寇之利,利在水軍,餘者何足道哉?”

“然則水軍豈能攻城?故而只要吾等守城不降,賊子亦沒有任何辦法。”

說到這裡,又掃了一眼周圍,提高了聲音,說道:

“日後若是再有賊子書信入城,一律焚燬,不得私藏,否則斬!”

眾將士轟然應喏。

陸遜、朱然、步騭從不同方向,把勸降書射入城中,在沒有得到回應後。

知道城內的守軍鐵了心要守城,於是開始做攻城的準備。

在配重式拋石車運用在攻城之前,無論是何時何代,攻城的方式基本都沒有多大變化。

推衝車,架雲梯,登臨車,堆土山,掘地道……

都是拿人命去填。

雖說現在因為某隻土鱉的非法穿越,讓季漢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同時提前一千多年掌握了配重式拋石機。

但工程營是季漢的機密,特別在經過楊儀事件之後,馮都護更加註重工程營的保密工作。

魏國雖然也知道一些關於石砲的事情,但沒有專業人士,以及沒有大量試驗,沒有大量實戰的情況下。

高彷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搞出個山寨版,甚至有可能是拼夕夕版。

馬鈞是厲害,但他再厲害,能打幾根釘?

不說那些什麼拋射參數。

就說打造這個東西的工匠,那可是需要經過培訓。

而且操作這個東西的將士,同樣是需要經過培訓。

這其中還涉及一定的數學,物理,材料,機關等知識。

就是季漢的工程營,已經有了標準化的雛形,但想要打造出威力足夠大,數量足夠多,能夠打下大城的合格石砲,也需要不少時間準備。

更別說對石砲僅聞其名,未見其實的吳國。

襄陽城的東南方,是吳國的主攻方向,同時也是朱然所在的位置。

為了儘快攻下襄陽城,陸遜給朱然配備了最精銳的將士。

一隊又一隊的吳國士卒,輔兵,民夫,冒著箭雨,在前排舉著大楯的將士的掩護下,揹負土袋,推著裝著土石的車子,不斷地往護城河裡傾瀉。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人被流失射中,或者倒地哀嚎,或者重傷斃命。

這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而且僅僅是開始。

數日之後,朱然站在襄陽城下,對著即將攻城的吳軍將士許諾道:

“上大將軍只要襄陽,城破之後,城內的子女金帛,皆由汝等取之。”

“但若是攻城不利者,”朱然看向諸人,一字一頓地說道,“那爾等家中子女金帛,恐將為他人所有!”

言畢,他拔劍高喝道,“攻城!”

隆隆的戰鼓聲響起。

抬著雲梯等攻城器具的吳國軍士,開始衝向襄陽城。

“放箭!”

城頭的守將看著吳軍進入射程之內,開始下令。

按理來說,襄陽這種大城,除了護城河,還應該在城下再立一道羊牆。

羊牆前面還可以佈置一道乃至數道拒馬。

這樣可以配合城頭的守軍繼續消耗攻城方的兵力。

但此時襄陽守軍兵力太少,蒲忠無奈之下,只能是把所有兵力都收入城內。

這就導致了吳軍在填平了護城河之後,可以直接攻城。

箭如飛蝗,但並沒有嚇倒攻城吳軍。

非但如此,而且朱然在試探過之後,大概摸清了守軍的數量之後,立刻就投入了重兵。

一波又一波的攻勢,絲毫不顧傷亡。

“卡察!”

帶著鐵勾的輕梯架到城牆上,牢牢地勾住了女牆。

城下吳兵開始奮力攀爬而上。

待他們爬到一半,城頭忽然砸下檑石滾木。

有不少倒黴吳兵,當場就被砸得血肉模湖。

而有些輕梯,還沒有等架到城頭,城頭早有準備魏軍就伸出了長長的拒槍,齊齊吶喊,把梯子出去。

而云梯就沒那麼容易破壞了。

厚重的底盤,註定狹窄的城頭所能站立的士兵,無法輕易對它進行破壞。

但它同樣不足以保護攻城將士。

每每攀爬到一半,吳兵就如同下水的餃子,從半空中墜落。

喊殺聲,哀嚎聲,人體被某種物體砸中,發出瞭如擊敗革的沉悶聲……

縈繞在襄陽城的上空,久久不散。

朱然沒有到最前方督戰,而是把前線交給了朱異。

而他自己,則是回到峴首山,站在山頭,看著襄陽城頭。

他的身邊,是軍中視力最好的士卒。

“將軍,賊軍帥旗來到這邊了!”

朱然點頭,不語。

自己這個方向,是進出襄陽的要道,同時也是最方便攻城的位置。

守城的賊將,把重兵放在這邊,自然可以理解。

“派人去告訴騎都尉(即朱異),讓他繼續加派兵力!”

“喏!”

“再派人去西邊,告訴步將軍,可以開始了。”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