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28章 那點珍貴無比的時間(第2頁)

馮都護冷笑:

“尚有一忌,你不說,我來說,那便是廉潔。”

如果不是他非要與自己一較高低,爭這點名聲,何致被郭循司馬懿鑽了空子?

“五忌犯了三忌,其敗必矣,所以現在再急,也沒有用。”

這就是為什麼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在信息傳遞速度不夠的情況下,對前線將領的能力要求很高。

在面對瞬息萬變的戰況,要及時做出準確的判斷。

否則的話,等消息傳到後方去,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在冷兵器時代,領軍打仗這種事情,那是非常吃天賦的。

並不是說你學會了佈陣,學會了兵法,就能成為合格的將軍。

除了天賦,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成為名將?

有。

那就是配以絕大的運氣——既能有機會習得兵法,又能有無數的機會去糾錯,從而不斷成長。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理論與實際結合,正是這個道理。

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幾人能有這種機會,一次又一次地試錯成長?

中低層的將士可能還好說,畢竟就算是在戰亂時代,也有經歷過無數次生死戰鬥還能活下來的人——這已經是絕大的運氣了。

但作為將領,能有幾次機會率領大軍去試錯?

除非開掛,不僅僅是給自己開掛,還要給周圍開掛。

當然,為了兜底,最好再慧眼如炬,多娶幾個賢內助。

沒有賢內助,賢外助也行。

比如說某隻土鱉。

當然,某姓馮都護是不會承認的。

只聽得他看著姜維,意味深長地說道:

“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此軍之大患是也。”

“如今上黨戰事,吾等未校之以計,未索其詳情,安能輕舉妄動?”

潼關是關中最重要的屏障,姜柳二人守在這裡,在沒有得到軍令之前,不敢有絲毫動彈。

這些時日以來,上黨戰事膠著,兩人卻只能在這裡乾等,心裡自然不好受。

此時聽到中都護說出這番話,二人皆是悚然一驚,暗道慚愧:

“中都護所言極是,是吾等太過心急了。”

魏文長貪功緻成縻軍,吾等卻是不思其過,反欲步後塵,慚愧,慚愧。

馮都護見此,有些倦意的臉上,這才露出些許滿意的笑容。

姜伯約敏於軍事,但有時行事過於冒險,勝而不知退,敗而不知守,故而不是大勝就是大敗。

趁著這個機會,提醒一下他,若是能讓他在頭腦發熱的時候,想起這個,也算是一件好事。

只是滿意之色很快一閃而過,繼而便是心裡的嘆息。

此時的自己,肩負舉國兵事之重,再加上面對的又是司馬懿,不宜輕易作出決策,倒也不是假話。

以前獨領一軍,有丞相給自己兜底,自然少一些顧忌。

可現在,自己就是所有人的底啊!

這般想著,嘴裡對著姜維與柳隱說道:

“軍中將士,聞戰則喜,乃是好事。只是你們二人,乃是領軍之人,不能和普通將士一樣。”

“你們要為底下將士的性命負責,每臨戰前,都要多想想。”

姜維和柳隱又應道:“中都護教誨的是。”

“眼下戰況如此,該發生的,早就發生了,不該發生的,恐怕也已經發生了,不缺這點時間。”

馮都護的聲音變得有些低沉:

“最遲不過兩日,中都護府的參謀團就會到來,在參謀團推演戰局,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我有時也會在場。”

“你們二人,到時可以多提些建議,把自己掌握的消息,還有自己的想法,都說上一說,集思廣益嘛!”

二人一聽,頓時大喜,最開始那點失落早就不翼而飛:

“謹遵中都護令!”

“中都護請放心,末將下去以後,一定會好好準備。”

中都護府,準確地說,是中都護首創的參謀團,是大漢軍中的一個傳說。

聽說裡面有軍中的將校,也有講武堂出來的學生,甚至軍中最基層的什長,都會時不時地冒出幾個來。

很神奇的地方。

但是!

但是誰也不敢小瞧了裡面的人。

傳聞中都護這些年所立下的赫赫戰功,參謀團功不可沒。

但凡有人能進入參謀團歷練,再從裡面出來領兵的,前途都比別人要遠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