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164章 專家(第3頁)

  因為這個時候,陰山的森林資源還沒有得到開發。

  最多也就是前秦到前漢的時候,匈奴人曾用陰山的林木做弓箭材料。

  “我記得,在南鄉製出焦炭以前,雖也有用石炭鍊鐵,但大多不都是用木炭嗎?”

  李許氏有些疑問,“既然尋不到煤,陰山上那般多的林木,用來燒炭鍊鐵,也是可以的吧?”

  許勳點頭:

  “我此次過來,也是為了這事。鍊鐵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實在不行,只能是伐木燒炭。”

  說著,他認真地看向李許氏:

  “我記得你以前說過,若是破壞林木過度,容易造成土地貧瘠,不利耕種。”

  “所以伐陰山之木,最是怕你反對,卻是沒有想到,現在你居然也支持燒炭鍊鐵。”

  李許氏指了指連綿不斷的陰山:

  “這般多的林木,一年能用多少樹?只要規劃得當,伐一片補一片,輪流不息,自然無礙。”

  “怕的就是光伐不補,若是沒了草木護住水土,到時候再肥沃的土地,也會變成無法耕種的荒地。”

  說著,她又指了指南邊。

  秦直道如同一條巨龍,蜿蜒向南。

  “從這裡到長安,中間所隔著的上郡,有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沙化了,就是因為當年放牧過度,導致草木不生,所以變成了那個樣子。”

  “若是再不注意,秦直道恐怕有一天也會被沙子所掩蓋。”

  作為農業專家,李許氏在農業方面,有著比他人更為專業的知識。

  在反覆研讀《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農書後,李許氏結合自己這些年來的經驗,產生了自己也寫一本農書的想法。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同時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絕後,但絕對是空前的做法。

  因為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女子在這方面有過著作。

  若是換了別人,恐怕連想都不敢想。

  但這麼多年來,李許氏的見識,已經非一般女子所能相比。

  更重要的是,她的這個想法,得到了中都護的大力支持。

  中都護表示,只要她能真正總結出來,就一定會讓人印刷出來。

  這可是三不朽裡的立言了。

  有了人生的最大目標,李許氏更是一心撲到農業研究上。

  她甚至親自去過上郡的荒漠地,查探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影響。

  許勳可不管什麼荒漠不荒漠的,他這一次來五原縣見李許氏,可不就是為了等她這一番話?

  “三娘,放眼整個大漢,這耕種之事,除了中都護,還有何人能比得上你?”

  說白了,這些年大漢增產了這麼多糧食,自己這位從妹可是有不少的功勞。

  若非她是女兒身,恐怕入朝為官,日後爭一爭大司農,也未嘗不可。

  “只要你確定,能伐陰山之林鍊鐵,不礙河南地的耕種,那這個事,就算是穩妥了。”

  李許氏這才反應過來,笑道:

  “原來阿兄在這裡等著我呢。”

  她看了看大河邊上的糧田,又看了看北邊的陰山,終是點了點頭:

  “這倒無妨,只是你們得保證,須得規劃好了,不得亂砍濫伐。”

  許勳連忙道:

  “那是自然,若是三娘不放心,這個事也請你一併代勞了,幫我們規劃一番。”

  “想必有了三孃的幫忙,中都護那邊,就能多出不少把握。”

  中都護現在總參一國政事,而且身份也與以前大不一樣。

  這種事情,若是讓繼續讓他親力親為,手底下那麼多小弟難道都是吃白飯的?

  而且一個處理不好,也容易落人口實。

  所以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準備都辦妥帖了。

  然後中都護再順手推動一下,這才叫配合,這才叫會做事。

  只見李許氏搖了搖頭:iingyutxt.net

  “什麼幫忙不幫忙的,不過都是為了大漢出力罷了。”

  語氣間,頗有巾幗不讓鬚眉之風。

  反正河南地的耕種已經走上了正軌,正好趁著這個機會,順便做一下塞外之地關於林木與耕地的研究,也是極好的。

  “那我就多謝三娘了。”

  許勳本以為此行要費不少口舌,沒想到卻是這般容易,大喜之下,甚至拱手行了一禮。

  只要能在陰山伐薪燒炭,大河鍊鐵工坊就算是正式開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