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0466章 東州派(第2頁)

  諸葛亮聞言,沉默許久。

  陳震見此,又苦心勸說道,“他日丞相若是當真託李嚴管後方之事,他必以私利為重。到那時,丞相久徵不還,天子又還年淺,若是一時不察,被嚴所蔽,那當如何是好?”

  “當年下官曾聞廖立與馮郎君交談於馮莊,想那廖立,其人雖是不堪,但對李嚴之說卻是深得下官之心:腹有鱗甲,苟利其身。可謂言之切中矣!”

  諸葛亮見其言辭懇切,這才長嘆一聲,開口說道,“然則李嚴終究是先帝託孤之人,在朝中聲望不低。且興復漢室乃是大事,須眾人合力。如今大事未定,漢室傾危,與其伐其之過,不過褒其長處,以為大事之助力。”

  “丞相為公去私,下官欽佩,只是他日欲有事託與李嚴時,還請多加考慮震今日之言。”

  陳震知丞相心意已決,只好盡最後一份努力,提醒道,“漢室傾危,興大事須得小心謹慎,丞相欲用其之長處,亦要小心其之短處,免得壞了大事。”

  “孝起之言,吾定會牢記於心。”

  諸葛亮肅容道。

  次日,李豐早早就來到丞相府,準備跟著丞相去見自己心中仰慕已久的馮郎君。

  諸葛亮見他神情不似作偽,當下便問了一句,“大郎可知汝大人在信中與吾說了何事?”

  李豐有些奇怪丞相為何會問起這個問題,“大人與丞相之事,乃是國家大事,豐如何能得知?”

  諸葛亮見他如此說,再看他一副蹁躚公子的模樣,很明顯挺看重此次的見面,不由地在心裡就有些荒謬:李嚴那般人物,是怎麼教出這麼一個溫潤君子般的李大郎?

  “那馮明文乃是因為帶人打砸了女閭,故才被吾關押起來,讓他好好反省一番。”諸葛亮笑道,“而似李大郎這般人物,又是如何會想要與他結識呢?”

  “馮郎君為人豪爽仗義,乃是錦城眾多公子郎君之首,打砸女閭,亦只不過是真情真性,如此有情有義的人物,再加上腹有機謀,屢獻奇策,正是吾輩之榜樣是也!”

  李豐臉上又出現了神往之色。

  諸葛亮哭笑不得,心想腹有鱗甲的李嚴若是得知其子如今這副模樣,也不知會做何感想?

  “也罷,我們再等一個人,等他來了就一起過去。”

  “卻不知是何人?”

  “王國山之子,王祐王弘化。”

  “原來是忠烈之後,那豐亦要結交一番。”

  王國山乃是隨先帝東征的王甫,在夷陵之役中陣亡。

  其弟王士隨諸葛亮南征,隻身潛入叛軍營帳勸降雍闓,後被孟獲所覺,為保漢節自殺身亡。

  可謂一門兩忠烈。

  王士在身入險境前,曾把王祐託付於大漢丞相。

  如今的馮永乃是錦城眾多勳貴子弟之首,諸葛亮此次把王祐帶上,亦是有讓馮永在平日裡照顧一二的意思。

  三人在錦城令的帶領下,走進牢房時,人還未走到,就聽得牢房裡傳來一陣鬼哭狼嚎的聲音:“我在獄中想伊人,不知你是否相信我呀……”

  曲不成曲,調不成調,甚至連唸的什麼都聽不懂,偏偏聽那聲音,那人還感覺自我良好,唱得賊起勁。

  時不時還來一下幽幽而綿長的顫音,強行讓人覺得他當真是如哭如泣一般。

  諸葛亮乍一聽到這聲音,心裡就是吃了一驚,看向呂乂,眼中充滿了疑惑,同時又有些許的擔憂:這小子,不會是出了什麼事吧?

  呂乂臉上帶著無奈之極的神色,“回丞相,馮郎君這是在唱曲呢,這幾日他都這是般模樣。”

  這時,歌聲驟歇,只聽得馮永的聲音從前方傳來,“老呂,老呂,我聽到你的聲音了,快過來與我下棋。”

  “怎的還不來?你別躲了,你的聲音我聽出來了!”

  “你再不來,我可就去找你了啊!”

  馮土鱉喊得起勁,許久都未見呂乂的人影,當下一著急,“吱呀”一聲就是推開了牢房門。

  哪知他的一隻腳正邁出門口,一看到前方來人,當下“嗖”地一聲,連忙又把腳收了回去。

  然後“匡當”一聲,又主動把牢房門給關上了。

  “丞相,你怎麼過來了?”

  馮土鱉臉上堆起最真誠的笑容。

  大漢丞相目光掃過牢房,眼角立刻一陣抽搐,只見牢房的一角擺著床榻,上面鋪著厚厚的羊毛毯子。

  剩下的三個角和房間正中間,各擺著一個火爐,裡頭的火燒得正旺,即使站在牢房外頭,亦能感覺到溫暖如春。

  房間中間還有一張大桌子,上頭擺著一個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