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乙雲上九籙

    岸邊,王倩茹和徐雯麗裹著浴巾焦急地望著江面。江面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人頭,也不懂江延年是哪個。出去了大半時辰也不見他回來,二人不禁擔憂起來。



    王倩茹和徐雯麗正商量著要不要報警,可徐雯麗說報警也得失蹤二十四小時以後才有出警,二人一時沒了主意,只得在岸邊焦急觀望。



    江延年一個猛扎直潛到她們腳邊才抬起身來,見江延年無恙二人始放下心來。徐雯麗抱怨道:“江大少,你再不起來我和倩倩差點就要報警了。”又見江延年手中握了個青花郎樣的酒瓶子,問道:“你從哪撿了個酒瓶子回來?”



    江延年嘿嘿一笑,沒有回答,回到躺椅邊躺下欣賞起瓶子來。瓶子八稜,圖畫為纏枝菊,自上而下用青花雙絃線分隔成4個紋樣帶,瓶口沿也描有一圈的紋路。整個瓶子紋飾繁密,畫筆流暢,構圖繁而不亂。



    王倩茹見狀“咦?”了聲,問:“這酒瓶子哪裡來的?”



    “江裡面撈的。”



    “青花瓷呢,應該很值錢吧?”王倩茹問。



    “不知道呢,要不我們去古董店問問?”江延年看了看二人,“你們還要遊會嗎?”



    二女搖頭,早已沒了興趣。



    換好衣服,三人坐上沃爾沃朝朝天宮古玩市場而去。



    一座朝天宮,半部金陵史。



    朝天宮位於石頭城秦淮區水西門內,是江南地區現存建築等級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官式古建築群落,素有“金陵第一勝蹟”的美譽。



    北有潘家園,南有朝天宮,就可知道朝天宮在古玩市場的地位。朝天宮古玩市場,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開始,到朝天宮淘舊貨、買古玩、尋舊書,是老金陵人的傳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朝天宮古建築群成為金陵最大的古玩市場。2010年,朝天宮景區提檔升級,古玩市場從朝天宮建築群中遷出,搬到了安品街72號。



    今天適逢週末,古玩城人聲鼎沸,人山人海。地攤上人頭攢動,到處都是問價砍價聲,大家都希望能在此淘寶撿漏。



    江延年三人順著人流邊慢慢往前走。



    朝天宮古玩城有四樓,一樓主要地攤,賣首飾雜件,二樓是銀元錢幣傢俱,三樓瓷器佛像,四樓書籍徽章古畫。



    江延年三人來到三樓一個叫聚寶齋的門店,老闆姓杜,五十來歲,穿一唐裝,自稱幹古玩已有二十多年,接過江延年放在桌上的青花八稜瓶仔細地看起來,又翻轉底部看看有沒有底款,結果瓶中卻倒出一點清水落在杜老闆的四仙桌上,江延年拿紙巾趕緊擦掉。杜老闆臉色微變,瞟了一眼江延年,說道:“年輕人,你是消遣老夫來著哈,你這纏枝八稜瓶老夫我看不清,你就收起來吧。”



    徐雯麗“哎”了句,正待解釋是江水裡撈的,江延年已抓著瓶脖子二話不說走出店鋪。依稀聽得杜老闆自言自語,“好險啊,要不是那幾滴水,老夫差點走眼了。”



    江延年三人又走進一家叫博雅軒的店鋪。店裡只有個年輕人在小心擦拭著博古架上的灰塵。江延年也不叫喚他過來掌眼,而是仔細地欣賞起店內的瓷器來。



    店內的瓷器都有標年代及價格,大都在幾千至十幾萬之間,大幾十萬的已是廖若晨星。一些青花瓷片倒是引起了江延年的注意,這些青花瓷片也有標註年代,價格一百來塊一片,一些特徵比較明顯的才千零塊出頭。江延年元明清三代的瓷片各買了些,總花費還不到一萬元。



    求人不如求已,掌握了基本特徵,江延年自信有把握鑑定出沉船瓷器的年代。



    又走了幾個店鋪,江延年手中積攢的三代瓷片已有一百多片,總花費還不到十萬。又幫王倩茹和徐雯麗看中的古董手鍊和清代紅寶石戒指買單,花費還不到十五萬。沒有她倆邀請游泳,江延年也沒辦法發現沉船,為她倆破費是應該的。



    王倩茹、徐雯麗二人得到心儀之物,更覺江大少豪氣大方,出手闊綽。



    三人慢慢閒逛,不知不覺來到四樓。四樓主賣書籍、古畫,當然也有雜物瓷器等。在一個叫敦恕堂的書畫店,店內三個老人正在閒聊。見江延年左右各挽一個標緻女青年進來,只當是哪家紈絝子弟,也不理睬,繼續喝茶閒聊。



    只聽的四仙桌右首邊一個戴著眼鏡,梳著分頭,杵著文明仗,長相文儒的老人道:“薛老闆,你上月收的江老爺子仇英《晴日踏雪圖》有沒有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