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正傳 作品

第521章 重回燕州(第2頁)

 .......

 .......

 “張帥,這或許是我們此生,最後一次並肩作戰了。”

 行軍路上,司馬懿向身旁的張俊隨口聊著。

 說起來,張俊的年紀還要比他大上一些呢。

 但是卻不怎麼顯老,身體好且精神足,有些事情還真比不了。

 “丞相所言極是。”

 張俊略有感慨的正聲應道:“咱們這些老將,就快要完成咱們的使命了,剩下的事情,就只能交給後來者了。”

 說著他還轉頭看了一眼,跟在後方稍遠處的張鑑,也就是他的孫子。

 如今他的孫子也已經穿上了甲冑,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大宋御營將士了。

 本想著讓他這小孫子多讀書、多學習,將來參加科舉來當文官,卻不曾想最後還是踏上了從軍的道路。

 但也無妨,首先是張鑑這孩子確實也適合從軍,一身的武力少有人能與之相抗。

 而且張俊在近幾年還給他這寶貝孫子開了小灶,讓王德來親自教他學武,且成果斐然。

 這王德是什麼人,那可是僅帶著十幾騎就敢殺入敵軍大本營的猛人,說出去都沒人信,由他來教制定沒問題。

 後來王德對他說,張小公子是個學武的大才,將來的武學成就不會比他王德低。

 對於這個老部下的話,張俊自然也不可能全信,但也還是可以信一半的。

 他這小孫子在武學上確實不錯,但想要超過王德還是不太可能,只要能達到王德的一半實力,那就足以在戰場上亂殺了。

 再則說了,將來他這小孫子,至少至少也能走到御營都統制的位子上,光是勇猛有什麼用,打仗得學會動腦子。

 不過都得一步一步來嘛,這小兵卒都沒當好,還想當將官、當都統?

 張俊身為從最底層走上來的人,心裡可實在是太清楚了,若是一來就給他這小孫子安排個高位,那對他而言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將來一定是會吃大虧的。

 作為張家目前唯一一個,還算是拿得出手的後代,張俊可是操碎了心。

 其次是如今武人的地位也不比文官低,因為如今的文官已經管不了御營軍隊了,軍中更沒有那麼多插手軍務的文官來搞他們。

 兵部就是負責給他們招兵的,樞密院就是負責給他們善後的,御營自成一體,這樣的制度多好。

 大家互不管轄,各行其事,誰又能比誰尊貴呢。

 張俊隨即又看了看,走在張鑑身旁的韓彥直,也就是那韓世忠的兒子。

 想來這小子就是自家孫子今後的主要競爭對手了吧,張俊也早就發現韓彥直這小子有點兒愣頭青,簡直就跟韓世忠一個模樣,似乎就沒有什麼不敢幹的事兒,將來爭起來應該問題不大,肯定能一直壓個半頭。

 張俊最後回過頭來,又看向身旁的丞相,輕聲說道:“丞相,待此次北伐勝利之後,臣也準備解甲歸田了,還望丞相恩准。”

 張俊其實心裡也都明白,如今跟他一批的將領們,基本也都回家養老去了。

 之前的劉光世暫且不提,墳頭草都老高了,就說韓世忠、嶽某等人,現如今都掛了個虛職回家去了。

 而丞相的打算張俊也有猜到幾分,如今像張憲、劉錡、吳璘等將領,都正值當打之年,這些都是下一代的中堅力量,還有個楊沂中也勉強算是一個吧。

 接下來還有青年將領岳雲,聽說論其打仗之能,已經不比嶽某差上幾分了,可謂是一人扛起一個時代。

 再往下嘛,便是他的小孫子張鑑那一代了,如此看來,將來大宋五十年內,都不會出現無將可用的情況了。

 丞相安排得很好啊,確實無需擔心,而且這事兒也由不得他了,當退則退其實也沒啥。

 “張帥這是哪裡話。”

 司馬懿微微笑說道:“這一仗都還沒開始打呢,誰能知道最後會是個什麼結果,張帥勿要言之過早了,”

 “不不不......”

 張俊搖搖頭道:“臣深信,只要有丞相在,我們這一戰則必勝無疑,最多隻是時間的問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