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216章 孫堅破呂布,重奪洛陽,劉秀心態連續爆炸中(第2頁)

  “今日能將其擊敗,他日等你二人成長一些,自然能取下呂奉先之首級。”

  “現在……”

  孫堅頓了頓,環顧一眼戰場。

  伴隨著呂布敗逃,幷州騎兵們也不敢繼續戀戰,紛紛退出戰場。

  豫州軍殺得興起,各種箭矢猶如雨點般覆蓋下去,讓幷州騎兵們紛紛跌落馬下。

  孫堅揚眉一笑。

  “走,進洛陽城去!”

  洛陽城西門,董卓乘坐馬車,瘋狂奔逃。

  “快,回長安去。”

  董卓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懊惱之情。

  “孫文臺,若早知有今日,當年縱然冒著得罪張溫的危險,老夫也必殺你!”

  在董卓身旁,大隊涼州敗兵簇擁著,向西方的關中而逃。

  畫面一轉,大隊豫州兵馬蜂擁進入洛陽城。

  這座城池之中的居民都已經在董卓的強迫下去了關中,此地已然是一座空城。

  但當大漢豫州軍進入其中後,還是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

  一面“漢”字大旗,搖搖晃晃在風中屹立,迎風飄揚!

  “大漢,萬勝!”

  孫堅策馬來到城門面前,看著這面大旗,臉龐上露出一絲微笑。

  再回首,孫堅注目邙山,心中自語。

  “諸位陛下,吳郡孫文臺,終究不負大漢君恩!”

  【邙山一戰,孫堅先破董卓,再敗呂布,連戰連捷,迫使董卓西逃,收復了大漢帝都洛陽城!】

  看到這裡,東漢世界中,劉秀等君臣的表情都非常的複雜。

  皇冠之下的劉秀,極為沉默。

  孫堅收復洛陽,應該是一件好事。

  可一想到董卓才是掌控著大漢朝政的那個權臣,劉秀就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董卓生性殘暴荒淫,行事粗野無道,是真正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但董卓代表的,是大漢朝廷!

  董卓的失敗,是大漢中樞敗給了地方勢力!

  這將給“十八路諸侯”之中的其他割據勢力極大的信心。

  從今往後,他們斷然不可能再聽從所謂大漢朝廷的命令了。

  群雄並起的時代,從孫堅進入洛陽城的那一刻起,正式降臨!

  劉秀長嘆一聲。m.

  “原來,朕的大漢是這樣滅亡的。”

  群臣聞言,心情也都非常複雜。

  一方面,他們作為東漢的開國功臣,對東漢和劉秀的忠誠毋庸置疑。

  另一方面,他們又眼睜睜的看著自家士族的後代,徹底摧毀了東漢朝廷的威嚴。

  宋弘嗓子有些乾澀,開口道:

  “陛下,臣斗膽說一句,大漢鬧到這種地步,也並非全然都是士族之錯。”

  鄧禹心中微微一動,也開口道:

  “桓靈二帝幾十年任用宦官對士人進行壓迫,最終讓天下士人對朝廷失去信心,才是真正的原因!”

  大臣們聞言,立刻齊聲附和。

  “是啊是啊,若非兩次黨錮之禍,士人一定會對大漢忠心耿耿的。”

  “若朝廷能以國士待士族,士族也一定能為朝廷效死!”

  大臣們畢竟都是士族,肯定要給自己的子孫後代說一些好話。

  劉秀默然不語。

  大臣們說錯了嗎?其實沒有。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這本就是儒家聖人孟子說的話,士族都是儒家門生,貫徹聖人教誨有什麼錯?

  但桓靈二帝就真的有錯嗎?

  作為皇帝,扶持外戚對抗士族,只為了奪回皇權。

  沒錯啊。

  當發現外戚和士族開始合流,桓靈二帝別無選擇,只能用宦官來奪回權力。

  也沒錯啊。

  宦官固然酷毒,遺禍天下。